时间: 2025-04-30 00:5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0:28
奉使台湾过仙霞岭
作者: 李元直 〔清代〕
闽山冬亦佳,山容犹黛色。
仙霞尤葱郁,万竿翠欲滴。
涧杉戟列门,岩花姬窥客。
弯环入叠嶂,忽复明窍隙。
翻嫌径坦平,转乐步盘辟。
使车动旅亭,弓刀严邮驿。
对此桑麻原,想见狐兔宅。
岩疆守者谁,未雨思良画。
福建的山在冬天也很美,山的轮廓依旧如黛色般深邃。仙霞岭的植被尤其茂盛,成千上万的翠竹仿佛快要滴水。溪涧边的杉树像戟一样竖立在门前,岩石上的花朵像姬妾般窥视着路过的客人。小路弯弯曲曲进入重重叠叠的山峦,忽然又透出明亮的缝隙。我反而觉得这条路太平坦,反而乐于漫步在蜿蜒的山道上。车子摇动着旅馆,弓箭和刀剑在邮驿旁显得格外严肃。面对这片桑麻田,想象中的狐狸和兔子或许在这里安家。守护这片山域的人是谁呢?在尚未下雨之前,我便开始思考这样美好的画面。
李元直,清代诗人,生于福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诗作于李元直奉使台湾之际,描绘了他在途经仙霞岭时的感受与思考,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奉使台湾过仙霞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思考。诗中通过描绘福建冬日的山色与仙霞岭的葱郁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开头两句以“冬亦佳”引入,打破了人们对冬天的常规印象,展现出冬日的另一种美。接下来的描写进一步深化,尤其是“万竿翠欲滴”一句,形象生动,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人文的思考。最后两句“岩疆守者谁,未雨思良画”则将视角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守护山河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示出诗人情感的深度与广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万竿翠欲滴”主要描绘了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桑麻”代表的是__和__。
判断题: 诗人认为冬天的福建山景不美。 (对/错)
可以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李元直的《奉使台湾过仙霞岭》,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的作品更加强调瞬息万变的时间,而李元直则更注重对静谧自然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