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49
谁云仲蔚长蒿莱,白板双扉随意开。扫石我饶笼翠兴,磨岚君擅草玄才。杖头时挂千峰月,箧里争鸣万壑雷。自是主人能慰客,顿忘鸿雁已南回。
谁说仲蔚(仲长统)只会种蒿草,白色的门随意开启。扫石之际,我却饶有兴致地欣赏翠绿的景色;磨岚之时,您才华横溢,擅长诗词的创作。手杖上时常挂着千山的明月,书箱中争相鸣叫的声音如同万壑的雷声。您作为主人,能让客人感到宽慰,令人不禁忘却那已南飞的鸿雁。
张煌言(约1565—1645),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擅长山水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这首诗作于作者接待友人郭圣竑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欢迎与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致的热爱。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谁云仲蔚长蒿莱”引入,反问的方式展现出诗人对传统观念的不屑,强调了自己从“蒿莱”中看到的别样风景,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友人在自然环境中所展现的才华和魅力,诗人用“扫石”和“磨岚”描绘出清新自然的意境,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杖头时挂千峰月,箧里争鸣万壑雷”,这一句以极具视觉和听觉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强调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客人因此而忘却了离别的忧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生活中的温暖。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它强调了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不可或缺的。
诗中“白板双扉”象征什么?
“千峰月”与“万壑雷”分别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