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3:19
原文展示:
人物自是徐孺子,山林不数何将军。稍喜兹游得奇绝,莱园占尽月三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莱园美景的赞叹。诗中提到的人物徐孺子,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徐稚,诗人自比徐稚,表示自己在这片山林中不亚于何将军(何进,东汉末年权臣)。诗人稍感欣喜,因为这次游览发现了如此奇绝的景色,莱园的美景仿佛占据了月光的三分之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的诗歌创作多反映其政治理念和时代精神,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1911年(辛亥年)三月游览台湾雾峰的莱园时所作。当时,梁启超因政治避难而流亡海外,台湾之行是他流亡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莱园,他受到了献堂三兄的款待,因此题诗以表达对莱园美景的赞赏和对主人的感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孺子和何将军的提及,展现了诗人自比古代隐士的清高情怀,同时又不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莱园占尽月三分”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莱园的美丽,仿佛月光也为之倾倒,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惊叹,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自比徐孺子和对莱园美景的赞叹,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清高人格和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徐孺子”指的是谁? A. 徐稚 B. 徐福 C. 徐达 D. 徐霞客
“莱园占尽月三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势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爱情的歌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