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1:28
不觉身年四十七,此身虽在鬓如霜。
平生意气空摧索,老去功名付渺茫。
愁里不知佳节至,尊前那复少年狂。
梅花纸帐焚香坐,感旧伤怀泪两行。
不知不觉我已经四十七岁,虽然身体依然在这里,但鬓发已如霜白。
一生的理想与抱负如今全都破灭,年老时的功名也变得渺茫无踪。
在忧愁中竟然不知道佳节已经来到,面对酒杯又怎能再有年轻时的狂放。
在梅花的纸帐下焚香而坐,想起往事不禁流下两行泪水。
蔡戡,字公之,号惭庵,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其诗风格洒脱清新,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作品多涉及人生感悟和社会观察。
这首诗是在立春时节所作,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借助佳节的到来,唤起了对往昔青春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正值四十七岁的年纪,作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理想的破灭,内心充满惆怅。
蔡戡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头的“不觉身年四十七”直白地道出了时间的无情,接着以“鬓如霜”形象地描绘出衰老的状态,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惋惜。诗中提到“平生意气空摧索”,不仅是对自己理想的失落,更是对大多数中年人的共鸣: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在岁月的压迫下逐渐消散,功名利禄也随之变得模糊。
在节日的氛围中,作者却感到愁苦,他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放纵自己,面对酒杯时的无奈和失落令人心痛。“梅花纸帐焚香坐”更是将诗情推向高潮,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焚香坐于其间,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沉思。最后流下的“泪两行”,不仅是对青春的怀念,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对人生理想破灭的惋惜,以及对往昔青春的怀念。通过对节日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令人深思。
蔡戡的年龄在诗中是几岁?
A. 四十六
B. 四十七
C. 四十八
D. 五十
诗中提到的“鬓如霜”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富贵
C. 衰老
D. 快乐
作者在诗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愤怒
C. 惆怅
D. 自豪
蔡戡与杜甫的作品都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蔡戡更多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杜甫则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