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7:21
减字木兰花
作者:沈瀛(宋代)
荷公临止。宾客惯看儿亦喜。
歌雅歌风。通鉴通书又史通。
欲相酹酒。瓦缶田家羞出寿。
甚欲舟何。愧没瑶觞玉斝多。
这首词描绘了荷花盛开的场景,诗人描绘了宾客们聚集在一起,欣赏着美好的时光。大家习惯于观看这美丽的景色,心情愉悦。诗人感慨于古书的浩繁和历史的深远,想要与朋友共同饮酒,却因自己生活的简朴而感到羞愧,仿佛自己无以为继,无法与之相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荷花的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清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瀛,宋代词人,以婉约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一个温暖的夏日,诗人受到荷花盛开时节的启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减字木兰花》展示了沈瀛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情感。诗开头通过“荷公临止”引入了自然景象,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接着,诗人描绘了宾客们在这个环境中欢聚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歌雅歌风”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聚会的高雅与愉悦。紧接着,诗人提到“通鉴通书又史通”,引入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厚重,暗示着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欢愉,还有对历史的思考与追溯。
然而,诗人很快转入自我反省,表达了对自身生活的无奈和羞愧。“瓦缶田家羞出寿”显示了他生活的简朴,与豪华的酒席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愧没瑶觞玉斝多”更是将这份羞愧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力。
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典雅与质朴的融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自我处境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荷公”指的是什么?
A. 一位诗人
B. 荷花
C. 一位神仙
诗人感到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A. 他没有朋友
B. 生活贫困
C. 不会唱歌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对历史的思考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瀛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作品相似,都在描绘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但沈瀛更强调对历史的思考与生活的反省,而李清照则更多聚焦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白。
推荐书目
以上信息提供了对《减字木兰花》的全面分析与理解,帮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这首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