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45
宿灵岩寺
叠翠围僧国,幽栖孰有才。
名高仍可隐,骨俗岂宜来。
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
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青翠山峦环绕的寺庙,周围幽静,隐居在此的人又有谁能有才华呢?即使名声显赫,依然可以选择隐居,而那些世俗的人又怎能来到这里呢?花开时松树散发着清香,云层散去石头的颜色重新显露。究竟何年我才能离开此地,心中却如前面的灰烬一般无力。
这首《宿灵岩寺》通过对幽静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的开头“叠翠围僧国”,以“翠”字勾勒出青山的意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出“幽栖孰有才”,暗示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显得尤为珍贵与稀有。这里的“名高仍可隐”更是表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淡然态度,强调在名利面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传递出一种生机与和谐。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切感悟。而最后一联“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则渗透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内心却难以摆脱尘世的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与对世俗的反思,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水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