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07
依依芳树拂檐平,
绕竹清流浸骨清。
爱弄绿苔鱼自跃,
惯偷红果鸟无声。
踏青堤上烟多绿,
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
几人能遂铸金成。
在屋檐下的芳树轻轻摇曳,清澈的溪水环绕竹林,沁入心脾。喜欢在绿苔上嬉戏的鱼儿自顾自地跃出水面,而那些习惯偷食红果的鸟儿却无声无息。踏上青翠的堤岸,烟雾中显得更加绿意盎然;在江边捡拾翠绿的草木,月光显得愈发明亮。只有这种超然的生活才是长久的,几人能够实现铸造黄金的理想呢?
吴融,唐代诗人,字士方,号含章,生于江南,性格闲适,喜爱山水田园,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隐居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闲居有作》写于吴融隐居的环境,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多追求功名利禄,而吴融却选择了隐居,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闲居有作》这首诗展现了吴融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头两句,作者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芳树轻拂,竹林间清流环绕,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两句则生动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鱼儿在绿苔上跳跃,鸟儿悄然无声地窥探红果,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踏青堤和拾翠江边的场景,进一步描绘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烟雾与月光的交织,突出了江边的静谧与明亮,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最后两句则是诗的升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他认为,超然的生活才是长久的,反映出他对世俗成功的淡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
诗中“依依芳树”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风吹树叶
B. 池塘水波
C. 山峦起伏
诗人对红果鸟的描写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欢
B. 厌恶
C. 无声的习惯
诗的最后一句“几人能遂铸金成”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C. 对财富的渴望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吴融的《闲居有作》更注重对自然细节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