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刘仲子就试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9:41:04

诗句

小技文章道未尊,入时新样更难论。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04

原文展示:

送刘仲子就试 其二
作者: 方岳 〔宋代〕

小技文章道未尊,
入时新样更难论。
鹄袍才脱须重读,
六籍久为场屋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刘仲子参加科举考试的祝福与期望。诗中提到,虽然写文章的技巧还不够高超,但面对当下的新风尚,评判文章的标准变得更加困难。刚刚脱掉学士袍的他,需要重新阅读书籍,而长久以来积累的知识却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宛如在昏暗的屋子里。

注释:

  • 小技:指个人的写作技巧,形容不够高超。
  • 文章道未尊:文章的道理和地位尚未被重视。
  • 入时新样:指当时流行的新风尚,新的写作风格。
  • 鹄袍:指学士袍,象征考试成功后的身份。
  • 六籍:指六经,古代经典文献,代表传统知识。
  • 场屋昏:比喻学识的积累让人感到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仲华,号心斋,祖籍浙江,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清新的意象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送别好友刘仲子参加科举考试之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的重视与竞争压力。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希望好友能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时的迷茫与无奈。开头两句以“文章道未尊”点出当时社会对写作水平的标准不一,暗示科举的复杂与艰难;而“入时新样更难论”则强调了时势变迁,新的标准让人难以把握。接着,诗人以“鹄袍才脱须重读”表达了对刘仲子未来的期望,象征着他刚刚迈出求学的第一步,却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而最后一句“六籍久为场屋昏”则带有一种无奈和困惑,长久以来的积累反而让他在新的环境中感到迷茫。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人们在时代变迁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惑,同时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技文章道未尊:作者自谦,认为自己的写作技巧不高,文章的价值尚未被重视。
  2. 入时新样更难论:面对时代的变化,新兴的写作风格和标准难以评判。
  3. 鹄袍才脱须重读:刚考完试的学子需要重新学习,象征着新的开始。
  4. 六籍久为场屋昏:长久以来的经典知识让他在新环境中感到迷惘。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传统与新兴的写作风格,突显时代变迁。
  • 象征:鹄袍象征学子的身份与理想,六籍则代表传统知识的重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思考与对青年学子的期望,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与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鹄袍:象征学业与身份,代表理想的追求。
  • 六籍:传统知识的象征,代表过去的积累与负担。
  • :象征迷茫与困惑,反映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鹄袍”指的是什么? A. 学士袍
    B. 武士袍
    C. 商人服
    D. 诗人装

  2. 诗人对刘仲子的未来表示什么态度? A. 失望
    B. 希望
    C. 疑惑
    D. 不在乎

  3. “六籍久为场屋昏”中,六籍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经典知识
    C. 个人经历
    D. 社会地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二者都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状的思考,但方岳的作品更聚焦于个人的学习与成长,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方岳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安乐窝中吟 谢安之少卿用始知安是道梯阶 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 观书吟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其二 不同吟 当断吟 闲居述事 共城十吟 其四 春郊花开 代书寄广信李遵度承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碧的成语 润身 包含楞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永乐窑 齊字旁的字 豺狼塞道 牛字旁的字 立家 面字旁的字 一误再误 云心月性 亡书 待时而举 便僻侧媚 忧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