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58
初秋
作者: 方岳 〔宋代〕
残暑何时退,秋风日夜生。
已嫌湘簟冷,稍觉楚天清。
山路晴犹湿,星河夜自明。
时闻梧叶落,一似打门声。
残暑何时才能退去,秋风日日夜夜地吹拂。
已经觉得湘江的竹席冷了,稍微感到楚地的天空清丽。
山间小路在晴天依然湿润,夜空中的星河自是明亮。
偶尔听到梧桐叶落下的声音,宛如有人敲门。
作者介绍:方岳,字汝芳,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他的诗风清丽俊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秋时节,反映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在经历了炎热的夏季之后,初秋带来的清爽与宁静让诗人感到舒适。
《初秋》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情感体验。诗的开头以“残暑何时退”引入,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夏日余热的厌倦,以及对秋天清凉气候的期待。接下来的“秋风日夜生”,则传达出秋风的频繁和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自然的节奏感。
诗中“已嫌湘簟冷,稍觉楚天清”不仅描绘了气温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湘江的竹席在夏日中是清凉的象征,而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感受到一丝寒意,楚地的天空也显得格外清澈,这种变化让人心生感慨。
“山路晴犹湿,星河夜自明”则描绘了秋雨后的山路,透出一股清新和宁静的气息,星河在夜空中闪耀,似乎在诉说着秋夜的静谧与美好。最后一句“时闻梧叶落,一似打门声”则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事联系起来,既增添了秋天的意象,又引发了人们对孤独感的共鸣。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内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初秋的独特韵味和诗人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在自然的变化中,诗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与对清新秋天的期待,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残暑何时退”中“残暑”指的是什么?
诗中“已嫌湘簟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时闻梧叶落”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的《初秋》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但方岳更侧重于秋季的清新与宁静,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