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韩少谟挽诗》

时间: 2025-05-02 03:54:52

诗句

据鞍新息困壶头,款段何如弟少游。

马革裹尸吾原足,不然肯向死前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4:52

原文展示:

韩少谟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据鞍新息困壶头,
款段何如弟少游。
马革裹尸吾原足,
不然肯向死前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韩少谟的哀悼。诗的第一句描绘了在战场上骑马休息的情景,显示出战争的艰苦与疲惫;第二句则提到对兄弟的思念,想知道他是否能像往常一样安然无恙;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战死的无畏,甚至认为如果要死,他宁愿用马革裹尸;最后一句则强调了他宁愿死于战斗,也不愿意在未战之前就轻言放弃。

注释:

  • 据鞍: 指骑马时靠在马鞍上,表示休息。
  • 新息: 新近休息,表示疲惫。
  • 困壶头: 壶头指马的头,困即疲惫,形容战斗的艰辛。
  • 款段: 轻松安闲的样子。
  • 马革裹尸: 形容战死后用马皮裹尸,表示不怕死的决心。
  • 向死前休: 意思是不愿在未战之前就轻言休息。

典故解析:

“马革裹尸”这一句可以追溯到古代士人的忠贞与为国捐躯的精神,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战争的态度与对生命的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良弼,号云间,宋代人,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人。其诗风朴实自然,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心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悼念韩少谟而作,表现了对战士的敬仰和对战争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士人的忠诚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士人的壮志。开头两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疲惫的战士在战场上的无奈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死亡的无畏与决绝,既表现了对韩少谟的惋惜,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斗志。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生动而富有力量。最后一句“肯向死前休”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对战友的激励,表达了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

诗词解析:

  • 第一句: “据鞍新息困壶头”描绘了战士骑马后疲惫的状态,传达出战争的艰辛。
  • 第二句: “款段何如弟少游”表达了对兄弟的挂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第三句: “马革裹尸吾原足”直接表达了对死亡的坦然态度,展现了战士的英勇。
  • 第四句: “不然肯向死前休”则是对自我的激励,体现出不怕牺牲的决心。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诗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使用了隐喻(如“马革裹尸”)来表现对死亡的态度,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无畏和对战友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士人忠贞不渝的精神风貌,以及面对死亡的勇气与决心。

意象分析:

  • 马鞍: 战士的象征,代表着忠诚与勇气。
  • 马革: 代表了战斗的牺牲,体现了士人对于死亡的态度。
  • 壶头: 体现出战争的艰苦与疲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国忧民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兄弟的思念
    D. 对生活的感慨

  2. “马革裹尸”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A. 逃避死亡
    B. 英勇牺牲
    C. 安然无恙
    D. 生活富足

  3. 诗中提到的“弟少游”指的是? A. 作者的亲兄弟
    B. 战友
    C. 已故的朋友
    D. 同门师兄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在战乱中对家国的忧虑与思考,而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豪放的饮酒场景表现了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体选择。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魏了翁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四 送王巩兼简都尉王诜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二 醉眠亭 过毛国镇夜饮 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其一 陪欧阳少师永叔燕颍州西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虹霓吐颖 捷结尾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崟崎历落 安身乐业 触类而长 泰然自若 三头八臂 俳佪 鸟字旁的字 撞开头的成语 又字旁的字 包含驴的成语 象俎 自字旁的字 包含祇的词语有哪些 屈身守分 比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