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6:11
嫩情天气寒仍在,
暗数春程。
似阻山城。
已近飞花草乍生。
琐窗朱户重重幕,
人怯桃笙。
缓放初莺。
燕子惺忪巢未成。
春天的气息虽然渐渐显露,但天气依旧寒冷,
我暗自数着春天的步伐,
似乎阻碍了山城的春光。
飞花已经接近,草儿也开始萌发。
窗户上挂着重重的帷幕,
让人感到对桃花笙歌的怯懦。
初春的黄莺缓缓鸣叫,
而燕子则惺忪着眼睛,巢尚未筑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春天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变迁与人们的心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情诗闻名。其作品中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夏秋冬的变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寒料峭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姚华的《采桑子 其二》展现了春天的初现和人们对春天的复杂感情。全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表达出一种既期待又怯懦的情感。开篇以“嫩情天气寒仍在”引入,描绘出春天来临的气息,但是寒冷的天气依然让人感到不适,这种矛盾的情感渗透整首诗。接着,诗人以“暗数春程”表达出对春天的细致关注,似乎每一步春的到来都在心中默默计数。
“似阻山城”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期待与现实的阻碍结合在一起,山城的春光未能如愿以偿。随后,诗人描绘了“已近飞花草乍生”的景象,春天的生机似乎已经展现,但仍然是缓慢而不彻底的。琐窗朱户的重重幕帘让人感到一种隔绝感,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害怕与期待的矛盾心理。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提到“燕子惺忪巢未成”,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迟缓与人们生活的无奈,燕子尚未筑巢,预示着春的真正来临仍需等待。这种细腻的描绘与深入人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深刻的人生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初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同时也反映出面对自然的无奈与怯懦。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春天来临时的复杂情感,既有渴望又有忧虑。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春天的特点,同时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嫩情天气寒仍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春天的温暖
B. 春天的期待与寒冷的矛盾
C. 夏天的来临
D. 秋天的萧瑟
诗里的“琐窗朱户”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净化心灵
B. 与外界的隔绝
C. 丰富的生活
D. 自由自在
诗中燕子“惺忪巢未成”说明了什么?
A. 春天已经到来
B. 燕子正在休息
C. 春天的到来仍需等待
D. 燕子已经离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华的《采桑子 其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一种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但姚华更多的是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怯懦,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技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