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迎诏书》

时间: 2025-05-01 00:26:35

诗句

忆瞻銮仗省门前,扇影鞭声下九天。

寂寞嘉州迎诏处,忽闻鼓吹却凄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6:35

原文展示:

迎诏书
陆游

忆瞻銮仗省门前,
扇影鞭声下九天。
寂寞嘉州迎诏处,
忽闻鼓吹却凄然。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在省门前观看皇帝的车驾,
扇影摇曳,鞭声如雷,传遍九天。
在这寂寞的嘉州,等待着诏书的到来,
忽然听见乐鼓声,却感到一阵凄凉。

注释:

  • 銮仗:指皇帝的车驾和仪仗。
  • 扇影:扇子的影子,这里指迎接皇帝时扇子的摇动。
  • 鞭声:指驱赶马车的鞭声,此处象征着皇帝的威严。
  • 嘉州:今四川嘉州,诗人所处的地方。
  • 鼓吹:乐器的声音,这里用以形容迎接的乐声。

典故解析:

“銮仗”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威严。诗中提到的“九天”强调了皇帝的高贵地位。而“鼓吹”则是古代迎接皇帝时的乐曲,表达了对皇权的尊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的诗歌以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感情见长,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迎诏书》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诗人心忧国事,表现出对皇权的敬畏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此时的嘉州也显得格外寂寞,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迎诏书》通过对比强烈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况,声势浩大,给人以震撼。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转向了对嘉州的寂寞和对诏书的期待,令人感受到他的孤独和无奈。尽管外在的华丽与喧嚣,内心却是冷清和凄凉,这种反差让整首诗更显深刻。诗人在对权力的敬畏中,流露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瞻銮仗省门前:回忆起在省门前观看皇帝的车驾,表现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
  • 扇影鞭声下九天:随着鞭声的响起,扇影摇曳,传遍高空,强调了皇权的威严与气势。
  • 寂寞嘉州迎诏处:在嘉州这片寂静中,等待着皇帝的诏书,体现出环境的冷清与诗人的孤独。
  • 忽闻鼓吹却凄然:突然听到乐声,却感到一阵凄凉,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半部分描绘热闹的场景,后半部分则是冷清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使用了“銮仗”、“鞭声”、“鼓吹”等意象,传达出皇权的庄严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皇权的敬畏与个人孤独感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銮仗:象征着皇权和威严,反映出作者对权力的敬畏。
  • 扇影:代表着迎接和热情,形成与后面的寂寞形成对比。
  • 鼓吹:音乐的声音,象征着盛大的场面及皇帝的威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銮仗”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车驾
    B. 普通百姓的车
    C. 文人的书信
    答案:A

  2. 诗人回忆起省门前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忧虑
    C. 期待
    答案:B

  3. “忽闻鼓吹却凄然”中的“凄然”意指什么? A. 愉悦
    B. 凄凉
    C. 兴奋
    答案:B

参考资料:

  • 陆游的诗歌集
  • 相关的历史背景书籍
  • 诗词鉴赏类书籍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可以看到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沧桑与百姓的苦难。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特点,值得深入思考和比较。

相关查询

酬乐天寄蕲州簟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谕宝二首 其一 赋得鱼登龙门(用登字) 赠吕三校书 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时诗) 遣悲怀三首·其二 刘、阮妻二首 小碎 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堪其忧 株林 歺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一之为甚 毤服 绞丝旁的字 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烦殷 击其不意 叩天无路 愀然不乐 虚心平意 顺藤摸瓜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