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42
木落天空秋水清,扁舟独夜听猿声。
三江愁色华缁鬓,九月霜花照客程。
多病渐忘霄汉梦,忆归何限薜萝情。
罗浮东近三珠树,飞鹤无心向帝城。
树木在秋风中落叶,天空和水面都显得清澈;
我在孤舟上,夜晚静静聆听猿声。
三江的愁苦映在我的鬓角,九月的霜花映照着我的旅程。
多病的我渐渐忘却了那高远的梦,
而对归乡的思念却是无尽的,正如那薜萝的情感。
罗浮山在东边,靠近三珠树,
那飞翔的鹤儿无心地朝着帝城飞去。
郑学醇,明代诗人,字子约,号韬庵,晚号陶山,生于明朝中期,擅长诗词,特别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情感。他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郑学醇晚年时期,诗人身患多病,身处江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与往日的思念。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与忧伤。
《发浔江答费郡丞》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开篇“木落天空秋水清”,用秋季的景象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忧伤。接着“扁舟独夜听猿声”,孤舟之上,夜晚的猿声使人感到孤独与凄凉,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多病渐忘霄汉梦,忆归何限薜萝情”,诗人在多病的情况下,渐渐忘却了年轻时的理想与梦,但对故乡的思念却愈发浓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最后两句“罗浮东近三珠树,飞鹤无心向帝城”,以飞鹤象征着自由与无心,而诗人却被现实束缚,无法回到理想的地方,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兼具美感与哲思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在孤独与病痛中思考人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无奈。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哪一个?
诗人所乘的是什么船?
诗中提到的“飞鹤”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