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闷怀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7:30:06

诗句

秋雨沉沉滴夜长,梦难成处转凄凉。

芭蕉叶上梧桐里,点点声声有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06

原文展示:

秋雨沉沉滴夜长,梦难成处转凄凉。
芭蕉叶上梧桐里,点点声声有断肠。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梦总是难以成形,心中愈发感到凄凉。在芭蕉叶上和梧桐树里,细细的雨声像是在诉说着断肠的悲伤。

注释:

  • 沉沉:形容雨下得很大,声音沉闷。
  • :雨水滴落的声音。
  • 夜长:夜晚很漫长,暗示时间的沉重与无聊。
  • 梦难成:指做梦困难,反映心情的沉重。
  • 转凄凉:表示心情愈发悲凉。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夏秋季节的氛围。
  • 点点声声:形容细微而又反复的声音。
  •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或痛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芭蕉”和“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人们对离愁和思念的情感。芭蕉叶上的雨声,常被用作愁苦的象征,表现出孤独与忧伤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 1081-约 1150),宋代女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她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表现出对生活、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朱淑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闷怀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头的“秋雨沉沉滴夜长”便设定了一个凄凉的氛围,雨水的轻声落下如同诗人心底的叹息,伴随着漫长的夜晚,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孤独。接下来的“梦难成处转凄凉”,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深渊,梦的无法实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在细腻的景象描写中,芭蕉叶和梧桐树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秋天的气息,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最后一句“点点声声有断肠”,通过雨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那种如雨水般细腻而深刻的痛苦感受。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沉思与对爱情的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秋雨沉沉滴夜长”:描绘雨水沉重地落下,夜晚显得漫长,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2. “梦难成处转凄凉”:反映诗人内心的失落,暗示梦想的破灭与心情的低落。
    3. “芭蕉叶上梧桐里”: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递出秋天特有的情感。
    4. “点点声声有断肠”:通过声音传达痛苦,表现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比作断肠的悲声,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 拟人:赋予雨声以情感,突出了内心的孤独。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梦想、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秋雨:象征着凄凉与思念。
  • 夜长:代表着漫长的孤独时光。
  • 芭蕉叶:常用以表现情感的细腻与柔弱。
  • 梧桐:象征离愁,常与相思、孤独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长”指的是什么? A. 夜晚漫长
    B. 白天长
    C. 夜晚短

  2. “梦难成处转凄凉”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与悲伤
    C. 忧郁

  3. “点点声声有断肠”中的“断肠”指的是什么? A. 快乐
    B. 痛苦
    C. 美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朱淑真的《闷怀二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朱淑真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渲染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其内心的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相关论文和研究文章关于朱淑真及其作品的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期宿客不至 和答诗十首。和古社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杂曲歌辞。急乐世 重感 南塘暝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抽泣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生字旁的字 终身之丑 倒八字的字 包含同的词语有哪些 气疾 瑞征 邯郸学步 自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玩咏 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傔卒 嚎天喊地 人丁兴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