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28:39
赠戍兵
汉皇无事暂游汾,底事狐狸啸作群。
夜指碧天占晋分,晓磨孤剑望秦云。
红旌不卷风长急,画角闲吹日又曛。
止竟有征须有战,洛阳何用久屯军。
汉朝的皇帝无事可做,偶尔游玩于汾水之旁,何以狐狸却在夜间啸叫成群?夜晚指向碧蓝的天空占卜晋国的命运,清晨磨剑独自眺望秦国的云彩。红色的旌旗不卷起,风急促得让人心焦,画角悠然地吹奏着,太阳又要落山。难道真正有征战就必须有战斗?洛阳城为何要长久驻军呢?
作者介绍:
韦庄,字子华,唐代诗人,晚唐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柔美,善于用典,情感细腻,尤其擅长抒情和咏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复杂,边疆战事频繁,诗人以赠诗的方式,表达了对戍兵艰辛生活的关心和对国家局势的感慨。
《赠戍兵》通过对戍兵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反思。开篇用“汉皇无事暂游汾”引入,暗示统治者的无所作为,而“狐狸啸作群”则揭示了隐患与不安的气氛,暗示着战乱的前兆。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夜空与晨光,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期待,而“晓磨孤剑”则表现出戍边士兵的警觉与准备,反映出戍兵的无奈与辛劳。
最后,诗中的“止竟有征须有战,洛阳何用久屯军”则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思,质疑为何要长时间驻兵,是否真的需要战争。这种对战争的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无谓战争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士兵的同情,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戍兵生活的描绘与对战争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无谓战争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汉皇无事暂游汾”表达了什么?
A. 皇帝闲逛
B. 皇帝忙于政务
C. 皇帝忧虑国家
“止竟有征须有战”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必须有战争
B. 战争是必要的
C. 战争是多余的
洛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政治中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赠戍兵》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