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00
原文展示:
王氏碧鸡园六咏·露香亭 王灼 〔宋代〕
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 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 纤浓各态度,红白争光辉。 我来亭上饮,夜久未忍归。 翁家采香人,但爱香满衣。 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
白话文翻译:
在北渚有一位帝子,在洛川有一位宓妃。 池中盛开着十种莲花,这是我平生难得一见的景象。 它们姿态各异,有的纤细,有的浓艳,红白花朵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我来到亭中饮酒,夜深了仍不忍离去。 翁家的人来采摘香气,只爱香气沾满衣裳。 他们怎知清露打湿了荷叶,荷叶上的露珠如同珍珠般晶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诗歌传达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王氏碧鸡园中的露香亭所见的美景,特别是池中十种莲花的盛开,以及夜晚留连忘返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莲花、露水和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留恋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氏碧鸡园中露香亭的夜景,特别是池中十种莲花的美丽景象。诗中“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开篇即引入神话色彩,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接着,“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直接点出了莲花的美,以及这种美景的难得一见。后文通过对莲花姿态、颜色的描绘,以及夜晚留连忘返的情感表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的感受。最后两句“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则通过露水和荷叶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莲花、露水和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和留恋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分别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水边和洛水 B. 帝王的子女和宓妃 C. 北方的水边和宓妃 D. 帝王的子女和洛水
诗中“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莲花种类繁多,难得一见 B. 莲花种类稀少,难得一见 C. 莲花种类繁多,常见 D. 莲花种类稀少,常见
诗中“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