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7:54
明月照前除,烟华蕙兰湿。
清风行处来,白露寒蝉急。
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
欲言无处言,但向姮娥泣。
明亮的月光照在庭前,烟雾缭绕,花草因湿气而显得更加娇嫩。
清风从远处吹来,白露时节,寒蝉的鸣叫显得格外急促。
美人的情感容易受伤,她默默地站在红楼深处。
心中有话却无处倾诉,只得向月亮(象征嫦娥)倾诉苦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梦得,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词人之一,擅长词作和诗歌,曾任朝廷官员。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韦庄的晚年,正值社会动乱和个人情感的低谷期。诗人通过描写月夜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忆。
《闺月》一诗,通过对月亮和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以“明月照前除”引入,月光的清冷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紧接着“烟华蕙兰湿”将夜色与花草的湿润结合,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美丽的画面。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更引发了内心的情感共鸣。
“清风行处来,白露寒蝉急”一句,清风的吹拂与寒蝉的急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传递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脆弱。“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则直接表达了对心中美人的思念与担忧,暗示着美人在孤独中承受着情感的煎熬。而最后一句“欲言无处言,但向姮娥泣”,则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嫦娥的孤独与诗人自身的孤独形成共鸣,增添了诗的悲剧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依恋与倾诉,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形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月亮为媒介,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闺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庄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
A. 一种花
B. 月亮女神
C. 美人的名字
D. 一种乐器
诗中“欲言无处言”表达了诗人的:
A. 独立
B. 孤独与无奈
C. 快乐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