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2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7:12
鹧鸪天·日暮迎祥对御回
日暮迎祥对御回。
宫花载路锦成堆。
天津桥畔鞭声过,
宣德楼前扇影开。
奏舜乐,进尧杯。
传宣车马上天街。
君王喜与民同乐,
八面三呼震地来。
在日暮时分,迎接祥瑞的队伍回来了。
宫中的花朵铺满道路,犹如锦绣堆积。
在天津桥边,马鞭声响过,
宣德楼前,扇子的影子轻轻摇曳。
奏响舜帝的乐曲,敬献尧帝的酒杯。
传达的车队在天街上奔走。
君王欢喜与百姓共享欢乐,
四面八方的呼声震动大地而来。
本诗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不详。宋代诗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本诗作于一个欢庆的场合,可能是某位君王的归来或节日庆典,表现了民众对君王的欢迎以及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首《鹧鸪天》以其欢快的节奏和明快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喜庆气氛的时刻。诗中通过“日暮迎祥”开篇,营造了一个祥和的氛围,象征着旧日的结束与新生活的开始。接着,诗人以“宫花载路锦成堆”描绘了华丽的环境,展示了繁荣的景象。
在“天津桥畔鞭声过”一句中,马鞭声的传来仿佛带来了生机,暗示无论是在何种环境中,活力与希望始终存在。“宣德楼前扇影开”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欢愉与期待。
随着诗歌的深入,奏乐和敬酒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节日的氛围,表现了君王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八面三呼震地来”则完美地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民众的欢呼与对未来的憧憬,传达出一种团结与共融的精神。
本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如“奏舜乐,进尧杯”),比喻(“宫花载路锦成堆”),以及生动的意象(如“扇影开”),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整首诗歌主题围绕着欢庆与和谐,展现了君王与百姓之间的良好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日暮迎祥”意思是:
A. 迎接夜晚
B. 迎接吉祥的到来
C. 迎接太阳
诗中“天津桥畔鞭声过”描绘了什么场景?
A. 马车经过
B. 人们欢呼
C. 马鞭声传来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忧伤
B. 欢庆与和谐
C.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