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27
百队行春迤逦车。千林步绮浅深霞。阴晴并日如中酒,哀乐临年各为花。花梦短,酒悲赊。甘抛有尽送无涯。道人不对东风笑,扫地焚香自作家。
春天的车队在道路上缓缓行驶,千林中漫步,走在美丽的晨昏霞光里。阴晴交替的日子就像酒中之醉,哀乐交织着,似乎每年都有不同的花开。花梦虽短,酒却愁长。甘愿抛弃有限的享受,去追求无尽的心境。道人面对东风并不欢笑,宁愿在家中扫地焚香,享受自己的清静生活。
“扫地焚香”是道教中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通常是在清静的环境中进行,表达了追求内心平和的愿望。此诗中的“道人”可能是指隐士,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朱祖谋(生卒年不详),字子元,号怀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鹧鸪天》创作的时代正值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鹧鸪天》通过春游的情景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的哲思。诗的开头以“百队行春迤逦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赏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在“阴晴并日如中酒,哀乐临年各为花”一句中,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春天的花开花谢仿佛是人生的缩影,欢笑与泪水交织,令人感到短暂与珍贵。
接下来的“花梦短,酒悲赊”更是道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惆怅,尽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最终却难以逃避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以“道人不对东风笑,扫地焚香自作家”结束,转而强调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归隐的选择,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在描写春日游玩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内心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交融。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短暂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春游的场景,反映出人生的欢愉与惆怅,最终选择超然的生活态度。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中“百队行春迤逦车”描绘了什么场景?
“阴晴并日如中酒”中“如中酒”指的是?
诗人最后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可以将《鹧鸪天》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但《鹿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鹧鸪天》则更突出人生的感悟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