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4:41
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
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
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
九街儿女芳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
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
薄鬟高髻团团插,玉盆巧浸金盆盛。
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犹承平。
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
向时楼台买花户,凄烟落日迷荆榛。
但见马嘶逐水草,狐狸白昼嗥荒城。
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
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
况被春风暗撩拨,傍无知我难号鸣。
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
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
久而方觉更哽塞,拥被危坐百感并。
我年今已七十一,岂是年少閒关情。
天空地阔说不尽,山外杜鹃啼残更。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4:41
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
卖花声,卖花声,识得万紫千红名。与花结习夙有分,宛转说出花平生。
低发缓引晨气软,此断彼续春风萦。九街儿女芳睡醒,争先买新开门迎。
泥沙视钱不问价,惟欲荡意摇双睛。薄鬟高髻团团插,玉盆巧浸金盆盛。
人心世态本浮靡,庶几治象犹承平。卖花声,卖花声,如今风景那可评。
向时楼台买花户,凄烟落日迷荆榛。但见马嘶逐水草,狐狸白昼嗥荒城。
万花厄运至此极,纵有卖声谁耳倾。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
况被春风暗撩拨,傍无知我难号鸣。忽焉夜枕发为梦,恍恍惚惚行故京。
一唱再唱破垣隔,闻声不见花分明。谓此何日尚有此,倾面大恸泪纵横。
久而方觉更哽塞,拥被危坐百感并。我年今已七十一,岂是年少闲关情。
天空地阔说不尽,山外杜鹃啼残更。
在夜里梦中,忽然听到卖花的声音,感慨至于哭醒,泪水满枕而湿。
卖花声,卖花声,我认得万紫千红的名花。与花结下的情缘,早已注定,
轻声细语诉说着花的生平。轻柔的晨风慢慢拂来,春风缠绕着旧时的回忆。
九街的儿女们刚刚醒来,争先恐后地买新花,迎接春天的到来。
泥沙看钱不问价格,只想摇曳着双眼,荡漾心情。
薄鬟高髻的女子们头上插着花,玉盆中巧妙地浸泡着金盆盛开的花朵。
人心世态本是浮浮躁躁的,或许仍然如昔日的和平。
卖花声,卖花声,如今的风景又怎能评说。
曾几何时,在楼台上买花的情景,凄凉如烟,落日迷离在荆棘丛中。
只见马匹嘶鸣,逐水草而去,狐狸白昼在荒凉的城中嚎叫。
万花的厄运至此无可挽回,纵然还有卖花的声音,又有谁愿倾耳聆听?
我生不逢时,怀念旧日,如同醉酒沉迷于宿醉之中。
更何况春风暗中挑逗,无知无觉,我难以呼号。
忽然在夜间的枕头上做梦,恍惚之间走在旧京城。
一唱再唱,隔墙传来声音,听到声响却看不见花的身影。
这是什么时候,仍有这样的情景,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久而久之,我才意识到哽咽难言,紧抱被子坐着,百感交集。
我如今已七十一岁,岂是年轻时的闲情雅致。
天空辽阔,难以言尽,山外的杜鹃在残阳中啼叫。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尤其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回忆往昔的繁华与美好,感叹时光流逝和人事沧桑。
这首诗通过卖花声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以及市井的繁华。诗人在梦中听到卖花声,唤起了他对旧京城的思念,情感丰富而细腻。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春风、花朵、晨气,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伤感的氛围。
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从对春天的向往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人生苦短的深思。尤其是“我生不辰苦怀旧,如病入痼酒宿酲”一句,深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失落与怀旧情怀,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结构上也颇为精妙,通过反复的“卖花声”引出层层情感,最终以“泪纵横”作结,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令人余韵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当下人情冷暖的思考。通过卖花声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思乡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反复出现的“卖花声”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花的情感表现在哪一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