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其六 题天台采药图,为淮安刘六皆比部》

时间: 2025-04-26 06:29:47

诗句

桃花又发临淮渡。

错认天台路。

行来莫笑太奔忙。

知是赤栏桥畔旧刘郎。

平明入直迥西寺。

幞被双娥侍。

含香谁问夜归迟。

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9:47

原文展示:

桃花又发临淮渡。错认天台路。行来莫笑太奔忙。知是赤栏桥畔旧刘郎。
平明入直迥西寺。幞被双娥侍。含香谁问夜归迟。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

白话文翻译:

桃花又在临淮渡口盛开,错把这里当成天台山的路。行路的人请不要笑我太过匆忙,知道我是在赤栏桥边的旧友刘郎。
天明时我来到西寺,幞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被双娥(指侍女)侍奉。含着香气,谁又来问我夜归得迟?只怕桃花回头时,会在望中迷了路。

注释:

  • 桃花: 指春天盛开的桃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临淮渡: 淮水的渡口,地理位置,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天台路: 指天台山的路径,象征着隐逸的理想。
  • 赤栏桥: 地名,可能是诗人旧游之地。
  • 幞被: 古时男子的头巾,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 双娥: 指两位侍女,表示诗人所受的礼遇。
  • 含香: 形容身上的香气,代表诗人身份的高贵或生活的雅致。

典故解析:

  • 桃花源: 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
  • 天台山: 为佛教名山,象征着超脱与宁静。
  • 刘郎: 这里指代诗人旧友,可能与刘郎诗人有关,表现了对友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约1623-1711),清代诗人,工诗善文,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其作品多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桃花与渡口,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六 题天台采药图》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与人生哲思的作品。诗中开篇提到桃花盛开于临淮渡,既是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桃花的娇艳与春日的温暖相映成趣,恰似诗人对往昔青春的留恋。

“错认天台路”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错位,令人感受到那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惋惜。之后的“行来莫笑太奔忙”,不仅是自嘲,也是对世事无常的思考,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一份对美好和友谊的执着。

接下来的描写“平明入直迥西寺”,则将诗人带入一个宁静的寺院,象征着心灵的归宿。幞被双娥侍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优雅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渴望安宁,又害怕被现实困扰。

最后一句“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则是对未来的担忧,象征着失去与迷茫。整体来看,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桃花又发临淮渡”:桃花在这个渡口再次盛开,暗示春天的来临。
    • “错认天台路”:诗人却误把此地当成天台山的道路,显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行来莫笑太奔忙”:希望路人不要嘲笑自己行走得太匆忙,流露出一丝无奈。
    • “知是赤栏桥畔旧刘郎”:提及旧友,表达怀念与友情。
    • “平明入直迥西寺”:清晨来到西边的寺庙,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归属。
    • “幞被双娥侍”:受到侍女的陪伴,体现出生活的优雅与恬静。
    • “含香谁问夜归迟”:问谁关心自己夜归的晚,表达对世俗的超然。
    • “只恐桃花回首望中迷”:担心桃花会因回首而迷失方向,反映对未来的担忧。
  • 修辞手法:

    • 比喻: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天台路象征理想与追求。
    • 拟人: 将桃花赋予了情感,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对仗: 诗中部分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日桃花的描绘,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桃花: 象征春天与青春,代表美好与希望。
  • 临淮渡: 具体地名,暗示诗人身处的环境。
  • 天台山: 代表理想的境地与超脱的生活。
  • 赤栏桥: 旧友的象征,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 西寺: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青春与美好
    • C) 友情
  2. “错认天台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现实的满足
    • B)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C) 对友谊的珍惜
  3. 诗人的心情在最后一句中是怎样的?

    • A) 高兴
    • B) 担忧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青春与美好
  2. B)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3. B) 担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毛奇龄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存在差异,李白多表现豪放与洒脱,而毛奇龄则更加细腻与感伤。
  • 杜甫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毛奇龄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毛奇龄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居书事四首 其三 昔仕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杂咏一百首·颜鲁公 喜六二弟生子 杂咏五言八首 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其一 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 读严光传二首 兴化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来往如梭 包含臭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邀利 乛字旁的字 分辙 包含慕的词语有哪些 倒持泰阿 包含淆的成语 绿叶成阴 限塞 甘字旁的字 鼻嚏 巴人下里 黄字旁的字 捧腹大笑 枕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