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0:44
临江仙·醉袖吟鞭行色里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醉袖吟鞭行色里,帽檐低处风斜。
晚山一半被云遮。
残阳明远水,古木集栖鸦。
暮去朝来缘底事,不如早早还家。
曲屏深幌小窗纱。
翠沾眉上柳,红搵脸边花。
在醉意朦胧的袖子中,吟诵着诗句,鞭子轻轻挥动,行色匆匆。
帽檐低低,微风轻斜而来。
晚山的一半被云雾遮掩。
夕阳映照着远处的水面,古老的树木上栖息着乌鸦。
日夜交替,究竟为了什么呢?不如早早回家。
曲屏深处,轻纱窗帘摇曳。
翠绿的柳叶沾染了我的眉梢,红艳的花朵掩映在我的脸旁。
石孝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语言生动,情感丰富。生平事迹较少见,但其作品流传甚广,在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傍晚,诗人或许正经历着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归家的期盼。诗中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对宁静的向往。
《临江仙·醉袖吟鞭行色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词中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轻松与洒脱,伴随着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归家的渴望。开头两句以“醉袖吟鞭行色里”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状态,他在轻松的氛围中吟诵,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接着通过帽檐低处的微风、晚山被云遮的画面,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随着诗意的展开,残阳映照着远处的水面,古木上栖息的乌鸦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孤独感。诗人在这里开始反思生活的意义,提出“暮去朝来缘底事”,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思。最后,诗人回归到温馨的家中,表达了对归属感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醉意中感受到生活的急促与孤独,但最终还是选择归家,体现出对家庭与温暖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醉袖”代表什么?
A. 诗人醉酒后的状态
B. 诗人的悲伤
C. 诗人的家庭
D. 诗人的朋友
“残阳明远水”中,“残阳”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的时光
D. 自然的美
诗中的“翠沾眉上柳,红搵脸边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温馨与自然的美
C. 寂寞
D.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