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居十三首》

时间: 2025-05-01 14:30:15

诗句

大禹圣人惜雨阴,嗟我悠悠老已侵。

七年病蓄三年艾,犹胜龙钟转陆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0:15

原文展示:

山居十三首
作者: 蔡格 〔宋代〕

大禹圣人惜雨阴,
嗟我悠悠老已侵。
七年病蓄三年艾,
犹胜龙钟转陆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对自己年老体衰的忧虑。诗中提到大禹这个圣人,因他节约雨水而感叹;而我则因年老而感到无奈。经过七年的病痛积累和三年艾草的疗养,仍然不如龙钟老人对大地的敏感和觉醒。


注释:

  • 大禹: 古代中国的传说人物,以治水有功著称,象征着治理和节约。
  • 惜雨阴: 形容对雨水的珍惜与感叹。
  • 悠悠: 形容时间的漫长与个人的感受。
  • 龙钟: 形容年老体弱,精神不振。
  • : 艾草,常用于中医治疗,象征着疗愈。

典故解析: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治水的经典故事,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诗中提到的艾草则是古代的草药,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病痛,反映了古人对生病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格,字惟贞,号简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蔡格晚年,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忧虑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健康与生命的关注。


诗歌鉴赏:

蔡格的《山居十三首》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大禹,立即引起读者对历史伟人的敬仰,随后转入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对大禹的描绘,显示出诗人对治水精神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老生病的无奈与感慨。尤其是“七年病蓄三年艾”的句子,简短却饱含深情,突显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的“犹胜龙钟转陆觉”,则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变化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无奈。全诗在平淡中见深刻,展现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对生命的深思熟虑与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禹圣人惜雨阴: 以大禹的节水精神引入,暗示自然的重要性。
  2. 嗟我悠悠老已侵: 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个人的衰老与无奈。
  3. 七年病蓄三年艾: 交代自身的健康问题,强调病痛积累的漫长与艰辛。
  4. 犹胜龙钟转陆觉: 对比自己与大自然的敏感,表现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比: 大禹的节约与个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 大禹象征着治理与智慧,艾草象征着健康与希望。

主题思想: 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现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突显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禹: 象征治理与节约。
  • 雨阴: 代表自然的滋润与珍惜。
  • 病痛: 体现人类的脆弱。
  • 龙钟: 年老体衰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大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节约与治理
    B. 年老与病痛
    C. 田园与自然
    D. 友谊与爱情

  2. “七年病蓄”的意思是?
    A. 七年的病痛积累
    B. 七年的快乐生活
    C. 七年的诗歌创作
    D. 七年的旅行经历

  3. 诗中提及的“艾”象征着什么?
    A. 伤痛
    B. 健康
    C. 财富
    D. 智慧

答案: 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蔡格此诗: 王维更侧重自然的描绘,而蔡格则融合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文化,对比中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大辞典》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常引 赏心亭 太常引 其四 隋宫吊古 太常引 寄王提刑仲谋 太常引 寿陶珉溪 太常引 为万奴总管寿 太常引 为王同知寿 太常引 送王嘉父 太常引 连阴书事 太常引 晚景 太常引 壬寅季夏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狂三诈四 金字旁的字 摇摇欲堕 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功易事 警讯 不费之惠 厂字头的字 科役 玄武旗 癶字旁的字 包含屋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衰懦 革新 包含借的成语 善甲厉兵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