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4-25 14:26:53

诗句

城居得高胜,栏槛俯闤闠。

敛迹红尘中,游目雉堞外。

湖光浸晴碧,若与云外公。

渔舟何处来,几点忽隐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26:53

原文展示:

城居得高胜,栏槛俯闤闠。
敛迹红尘中,游目雉堞外。
湖光浸晴碧,若与云外公。
渔舟何处来,几点忽隐晦。

白话文翻译:

在城市的高处居住,能够俯瞰繁华的街市。
我收敛自己的踪迹,远离尘世的喧嚣,眼光游移在城外的山堤上。
湖水在阳光下映出碧蓝的颜色,仿佛与云端的公子相连。
渔船从何处驶来,几只船影在渐渐模糊中消失不见。

注释:

  • 城居:指在城市中生活。
  • 高胜:高处的风景更好。
  • 栏槛:指围栏或栏杆,便于俯视。
  • 闤闠:繁华的市区。
  • 敛迹:收敛身形,隐匿行踪。
  • 红尘:世俗生活,指尘世的繁华与喧嚣。
  • 游目:目光游移,随意观看。
  • 雉堞:指城外的土堤或山坡。
  • 湖光:湖水的光辉。
  • :浸润,沉浸。
  • 云外公:指天上的神仙或高人。
  • 渔舟:渔船。
  • 隐晦: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诗作通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超然态度。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喧嚣的厌倦,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和清静生活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高处城市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通过对比,突出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得高胜”与“俯闤闠”的描写,表现出高处的视野开阔与对尘世的观察。接着“敛迹红尘中”,体现了对喧嚣世俗的厌倦,向往逃离红尘的宁静。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湖光与渔舟,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城居得高胜:在城市高处的生活更为优雅。
    2. 栏槛俯闤闠:透过栏杆可以俯瞰繁华的街道。
    3. 敛迹红尘中:我隐匿在尘世的喧嚣中。
    4. 游目雉堞外:目光游移在城外的山坡上。
    5. 湖光浸晴碧:湖水在阳光下显得清澈碧绿。
    6. 若与云外公:仿佛与天上神仙相连。
    7. 渔舟何处来:不知渔船来自何方。
    8. 几点忽隐晦:几只渔船的影子渐渐模糊。
  •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高胜”与“俯闤闠”相对称。
    2. 比喻:湖水与云端的公子相连,表现自然之美。
    3. 拟人:渔舟被赋予了神秘的气息。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诗人对高处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宁静的热爱,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世的情怀。

意象分析:

  • 高处: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湖光: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渔舟:象征着自由与生活的单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城居得高胜”意指什么? a) 城市生活优越
    b) 山水生活更好
    c) 乡村生活安逸
    答案:a

  2. “湖光浸晴碧”中“浸”字的意思是? a) 渗透
    b) 沉浸
    c) 浸泡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渔舟”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自由与宁静
    c) 旅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诗词对比:王维与曹勋的作品都描绘了山水之美,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曹勋则更注重自然的景象呈现。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见水田乐之 水龙吟 庐山雾 水龙吟 水龙吟二首 其二 水龙吟 水龙吟 白莲 水龙吟·送张次山纳言赴江南 水龙吟 留声机 水龙吟·残花 水龙吟·挽林铁尊先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弦无虚发 流水落花 峻博 廉能清正 调开头的成语 犬字旁的字 嗔目切齿 临危不挠 陵逼 矛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水桥 噫歆 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谢馆秦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