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6:19
石叶烟鬟惹翠深。钗燕凝金。吹箫偷作彩鸾吟。碧桃下,整罗襟。琼楼碧海千年恨,空行雨到如今。人间多少会知音。偏解得是琴心。
石叶和烟雾的发髻在翠绿的深处摇曳,金钗上的燕子静静地凝望着。我悄悄吹箫,仿佛在唱着彩鸾的曲子。在碧桃树下,我整理着我的衣襟。琼楼和碧海之间积聚的千年怨恨,如今只剩下空行的细雨。人间有多少人能够懂得知音之情?而我偏偏理解的,正是那琴心之音。
作者介绍:丁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了婉约细腻的风格,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感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情感的感悟。
《燕归梁》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知音的渴望。开篇通过“石叶烟鬟惹翠深”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自然图景,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钗燕凝金”则将视线转向女子的妆饰,利用自然与人造之美的结合,暗示出一种华美而又易逝的爱情。诗中“吹箫偷作彩鸾吟”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音乐情感,似乎在向心爱之人诉说着心中的秘密。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知音的思索,“琼楼碧海千年恨,空行雨到如今”以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爱情的遗憾。最后一联“人间多少会知音,偏解得是琴心”则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在茫茫人海中,能够理解你心声的人是多么稀有。整体来看,该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如“彩鸾吟”)、拟人(如“钗燕凝金”)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知音的希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石叶烟鬟”指的是什么?
诗中“吹箫偷作彩鸾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清照与丁澎的作品,探讨她们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李清照的词多表现出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感受,而丁澎则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与情感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