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58:54
《一剪梅·抚梅》
作者:饶芝祥 〔清代〕
绛里仙人白玉环。香满人间。春满人间。
朱禽窗外影檀栾。身是巫山。梦是孤山。
一枝何日到江南。倚遍阑干。数遍阑干。
笛声吹过玉门关。只见春还。不见人还。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仙女似的女子,手持白玉环,香气弥漫在世间,春天的气息遍布大地。窗外,红色的鸟儿在檀木树下投下影子。我的身影如巫山般遥远,梦境仿佛孤山般孤独。什么时候这枝梅花才能送到江南呢?我倚靠在栏杆上,数着日子。笛声从玉门关传来,只见春天的景象回归,却再也看不见那人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饶芝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物著称,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诗词繁盛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梅花与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思念。
《一剪梅·抚梅》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风格的词作,诗中以梅花为主线,结合春天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爱人的思念。词的开头以“绛里仙人白玉环”描绘出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立刻将读者的目光吸引到这一形象上,仿佛是春天的化身。而后面的“香满人间,春满人间”则通过对春天气息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春天与美丽女子的联系,形成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接下来的“朱禽窗外影檀栾”,则通过鸟儿的影子增添了生动的气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此时,诗人对于距离的思考开始浮现,“身是巫山,梦是孤山”,不仅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也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差距。而最后几句通过“笛声吹过玉门关”引入了离别的情感,春天虽归,但人却不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和思念。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梅花、春天、鸟影等元素,构建了一幅优美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梅花与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绛里仙人”指的是什么?
A. 仙女
B. 梅花
C. 鸟儿
“笛声吹过玉门关”暗示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愁
C. 期待
诗中提到的“江南”象征什么?
A. 乡愁
B. 美好生活
C. 遥远的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