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登乐·一碧鳞鳞》

时间: 2025-05-02 13:28:48

诗句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

四无人、舻声自语。

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

何处系船,暮涛涨浦。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

尽乘流、兴来便去。

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

敧枕梦寒,又还夜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8:48

原文展示: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
四无人舻声自语。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
何处系船,暮涛涨浦。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
尽乘流兴来便去。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
敧枕梦寒,又还夜雨。

白话文翻译:

一片碧绿的水面,波光粼粼,延展到万里之外,天际与吴楚的边界相连。
四周无人,只有小船轻声呢喃。向着浮云西去的地方,是水村和烟树。
哪里可以系船呢?黄昏的潮水涌上了岸边。正是江南的秋天,山水如画,数不胜数。
我只随兴而来,又将离去。对着青灯独自叹息,我的一生都是漂泊的旅程。
枕头歪斜,梦中微寒,夜晚的雨又回来了。

注释:

  • 一碧鳞鳞:形容水面一片碧绿,波光闪烁。
  • 横万里天垂吴楚:指水面延展到万里远,天与吴楚的地平线相接。
  • 无人舻声自语:指周围无人,只有小船的轻声。
  • 浮云:指天上的云彩。
  • 水村烟树: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象。
  • 系船:停靠船只的地方。
  • 暮涛涨浦:黄昏时潮水上涨,涌向岸边。
  • 江南摇落后:指江南的秋天,景色动人。
  • 尽乘流兴来便去:随兴而来,随时而去。
  • 青灯独自叹:在灯下独自感叹。
  • 羁旅:漂泊的旅程。
  • 敧枕梦寒:枕头歪斜,梦中感到寒意。
  • 夜雨:夜里的雨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卓,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以江南水乡为背景,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作者身处一个多变的历史时期,常常感受到漂泊与孤独。诗中描绘了水乡的美丽与作者内心的淡淡忧伤,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三登乐·一碧鳞鳞》是一首极具江南水乡韵味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开头一句“一碧鳞鳞”便营造出一幅清澈的水面图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广阔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无舻声自语”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意境,似乎周围的美景与自己的内心形成了对比,表达了对孤独的感伤。

“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则带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致,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仿佛在追寻心灵的归宿。在“何处系船,暮涛涨浦”中,诗人面对潮水的涨落,思绪万千,感受到人生的不确定性。整首词的情感在于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和谐。

最后的“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接受在此处达到了顶点。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碧鳞鳞”:形容水面如碧玉般光滑,波光粼粼,美丽动人。
  • “横万里天垂吴楚”:水面延伸至万里,地平线连接着吴楚,描绘了广阔的景象。
  • “四无人舻声自语”:周围无人,只有小船轻声的水波声,渗透出一丝孤寂。
  • “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抬头望向浮云,目光向西,水乡的村落和烟树交相辉映。
  • “何处系船,暮涛涨浦”:在黄昏潮水上涨时,不知停靠在何处,流露出迷茫与无奈。
  •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江南的美景如画,数不胜数,令人沉醉。
  • “尽乘流兴来便去”:随心而来,随缘而去,体现了人生的随意与无常。
  • “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在青灯下独自感叹,人生如旅,漂泊不定。
  • “敧枕梦寒,又还夜雨”:梦中感到寒冷,夜晚的雨声又唤醒了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一碧鳞鳞”比喻水面的美丽。
  • 拟人:小船的声音被形容为“自语”,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全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面:象征宁静与广阔,代表着诗人心灵的渴望与思考。
  • 浮云:象征变化无常,反映人生的不可预知。
  • 烟树:寓意自然之美与生活的惬意。
  • 青灯:象征孤独与思索,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碧鳞鳞”形容的是: A. 水面的波纹
    B. 水面的颜色
    C. 水中的鱼儿

  2. 诗中提到的“水村烟树”主要描绘的是: A. 秋天的落叶
    B. 江南的景色
    C. 乡村的生活

  3.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A. 绝望与放弃
    B. 随缘与感叹
    C. 热爱与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三登乐·一碧鳞鳞》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但范成大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体的豪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石笋,城西七十里 清平乐 有寄 清平乐 秋晓 清平乐 惠州西湖辛酉 清平乐 清平乐(梅影) 清平乐(寿伯母) 清平乐 其二 清平乐·寿林子有六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谓 豕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逵道 抚今痛昔 包含鳌的词语有哪些 累瓦结绳 信以为实 燕处焚巢 连鳌跨鲸 竹字头的字 谐价 余尊 齊字旁的字 能结尾的成语 王法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