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4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42:37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
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
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
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沿着水边的山路走去,重新寻觅旅途中那份思绪劳累。
竹林阴影中走过,和尚的岁月离我愈发遥远。
远处的山岫映照着明亮的寒火,危楼传来夜涛的回响。
悲伤的秋天使我无法入眠,明月高悬在千舢的上空。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明月”与“悲秋”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月亮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念和惆怅。
作者介绍: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旅途中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思考和对秋天孤寂的感受,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甘露寺僧房》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的作品,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开头两句描绘出临水登山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疲惫的感觉,暗示旅途的艰辛和思绪的纷杂。竹阴的密集使人感受到一种隐秘的宁静,然而与和尚的别离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奈的高远,似乎在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怀念是无处不在的。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远岫的寒火和危楼的夜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危险的氛围,仿佛是对未知的恐惧与对生命的思考。而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悲秋的意境使人无法入眠,明月照耀着千艘小船,象征着无尽的思绪与孤独,令人感慨。
整首诗以简约而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临水”指的是什么?
A. 靠近水边
B. 离水很远
C. 在水上
诗中“竹阴”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寂静与隐秘
C. 噪音
“明月”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