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0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09:56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众人纷纷争相竞争,这有什么值得的呢?是非对错我既不喜欢也不感到生病。颂扬之声交织在一起,难道这就是真正的贤者吗?四方的流言蜚语即使在早晨也像圣贤一样。唯有圣人能够权衡轻重,不能简单地把铢与千钧相提并论。由此可知,轻重的标准不在别人身上,关键是美与恶取决于我自己。
诗中提到的“圣人”可以理解为古代的智者或贤者,代表有智慧的人。流言蜚语在古代常常被用来攻击或抹黑他人,诗人在此强调这种现象的无意义。
王安石的《众人》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却富有深意。诗中通过对世人争斗与是非的观察,引发了对自我价值观的思考。诗人以“众人纷纷何足竞”开篇,直抒胸臆,表现出对无谓争斗的鄙视,接着反思自己对是非的态度,强调不应被外界评价所左右。王安石认识到,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而非外界的赞美与指责。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体性,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整首诗在哲理上深邃而又透彻,展现了王安石的智慧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强调个人内心的独立性与自我判断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超越世俗的评价,追求内心的真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圣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有智慧的人
C. 政治家
D. 文人
“众人纷纷何足竞”的意思是:
A. 众人争斗很重要
B. 争斗没有价值
C. 只是表面现象
D. 应该积极参与
诗中提到的“美恶”主要指:
A. 外在的评价
B. 内心的感受
C. 生活的苦乐
D. 是非的争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安石的《众人》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世俗的超然,但王安石更强调内心的独立,而杜甫则更关注外在的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