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四》

时间: 2025-08-06 21:05:59

诗句

人老去,南国又春残。

莺正调雏慵对语,梅才结子已含酸。

江畹更芬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1:05:59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四
作者: 姚华

人老去,南国又春残。
莺正调雏慵对语,
梅才结子已含酸。
江畹更芬兰。

白话文翻译:

人渐渐老去,南国的春天又已结束。
黄莺正在懒洋洋地和小鸟对话,
梅树刚刚结出果实,却已是酸涩的味道。
江边的草地更显得芬芳而清新。

注释:

  • 人老去: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老。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特指气候温暖的地方。
  • 春残:春天已经过去,暗示时间流逝。
  • :指黄莺,一种鸣叫悦耳的鸟。
  • 调雏:指鸟儿在调理幼鸟的叫声。
  • 梅才结子:梅花刚刚开始结果,说明春夏交替。
  • 含酸:指梅子尚未成熟,带有酸味。
  • 江畹:指江边的草地。
  • 芬兰:芬芳而美好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的感受,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四》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余晖与生命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人老去,南国又春残”即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春天是生命的象征,但诗人却感受到“春残”,暗示了生机的逐渐消逝。

接下来的描写“莺正调雏慵对语”,生动刻画了黄莺悠闲的状态,似乎映射出人们在春天的懒散与无所事事。这种悠闲与“梅才结子已含酸”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不完美。梅子虽刚结出果实,却已是酸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成熟之前的苦涩,隐喻人生中美好与苦涩并存的现实。

最后一句“江畹更芬兰”,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尽管人老去、春残,但江边的芬芳依然存在。这种对比让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虽然时光流逝,但自然之美依然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让人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老去:直接表明诗人对个人生命的感悟,感受到了衰老的无奈。
  2. 南国又春残:将地点与季节结合,强调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流逝。
  3. 莺正调雏慵对语:通过描写黄莺的悠闲,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4. 梅才结子已含酸:用梅子的酸涩比喻人生的苦涩,体现出对美好事物渐行渐远的感伤。
  5. 江畹更芬兰:在悲伤中留有一丝希望,展现出自然的永恒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才结子已含酸”比喻人生的苦涩。
  • 拟人:将鸟儿的行为“调雏”赋予人性,增添生动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诗意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无常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象征生命的苦涩与短暂。
  • 江畹: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国又春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激动

  2. “梅才结子已含酸”中的“酸”比喻了什么?
    A. 美好 B. 苦涩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莺”代表了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姚华的《望江南 其四》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于思乡之情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查询

春光好 相见欢 赠吹箫女子 小重山 晓过山塘 南歌子 南歌子 慰闺人病起 寒食 赋荆门 送同寅王三尹归豫章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 解任上马太守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福禄长久 嘉肥 严谕 米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包含警的成语 噩噩浑浑 艸字旁的字 避国 平步登云 谷字旁的字 抓辫子 嬗变 雪案萤灯 祸生萧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