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5:58
江南好,香雾养花天。
午倦帘栊多蝶舞,
晓寒庭院正蚕眠。
风脆纸鸢弦。
江南的景色真美,芳香的雾气滋润着花朵。在午后的慵懒时光,窗帘下有很多蝴蝶在飞舞;清晨的寒意中,庭院里正好有蚕在安静地睡眠。微风中,纸鸢的弦声清脆响亮。
该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刘琬怀(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细腻的生活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地区繁荣时期,文人们常用诗歌记录和赞美身边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刘琬怀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江南的美丽。
《望江南 其二十七 杂咏》是一首描绘江南自然风光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的深厚感情。诗的开头“江南好,香雾养花天”便点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江南美丽环境的赞美,给人以清新、怡人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午倦帘栊多蝶舞”,展现了午后懒洋洋的气氛,蝴蝶在窗帘下翩翩起舞,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此时的窗帘和窗外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安逸和宁静。
“晓寒庭院正蚕眠”一句,则将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的变化结合,表现出清晨的寒冷,庭院中蚕正安静地睡眠,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还暗含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思考。
最后一句“风脆纸鸢弦”则以纸鸢的清脆声结束,带来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是对生活的祝福。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表现了诗人对江南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江南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地点是哪个地区?
A. 江北
B. 江南
C. 北国
D. 西域
“晓寒庭院正蚕眠”中的“蚕”象征什么?
A. 劳动
B. 安静
C. 生命
D. 快乐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幸福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战争的反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