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28
古松阴,幽涧底,流水漱山股。
红叶寒烟,飞鸟自来去。
苍茫草界羊踪,霜封樵径,石头滑舆夫相语。
酌清俎。穿林瑟瑟风吹,阴崖望堆素。
缥缈峰头,指点过来路。
平临佛刹巍峨,钟声初起,梵音散诸天花雨。
在古老松树的阴影下,幽静的山涧底流淌着清澈的溪水。
寒冷的秋叶在烟雾中纷飞,鸟儿自由地来去。
在广袤的草地上有羊的足迹,霜冻封住了樵夫的小径,石头滑动着,舆夫在相互交谈。
我端着清酒,穿过树林,微风瑟瑟作响,阴暗的山崖上望去,白雪堆积如素。
在缥缈的山峰之巅,手指着过去的路。
在巍峨的佛寺前平静地伫立,钟声初起,梵音传散如天上的花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太清,字仲恭,号梅谷,清代词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典雅、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祝英台近 柘龙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哲思的作品。诗人在古松阴影下,幽静的涧底流淌着清水,创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红叶和寒烟的描写,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感官体验,营造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画面。飞鸟自由地来去,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的向往。
在诗中,"苍茫草界羊踪,霜封樵径"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痕迹,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随着“穿林瑟瑟风吹”,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略显凉意的秋天,风声与环境的交融,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秘密。
最后,诗人描绘了佛刹的巍峨与钟声的初起,梵音在空中飘散,仿佛在提醒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使用了哪些自然元素来表现情感?
在这首诗中,诗人所描绘的景象主要是:
“霜封樵径”中“霜”字的作用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