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秦娥点绛唇》

时间: 2025-05-02 05:37:29

诗句

春渐老。

轻扬翠幕兰风好。

兰风好。

纱窗窈窕。

柳浪啼莺晓。

屏山寂寞炉烟袅。

露华颗颗凝芳草。

凝芳草。

海棠睡觉。

依旧迎人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29

原文展示:

秦娥点绛唇

春渐老。轻扬翠幕兰风好。
兰风好。纱窗窈窕。柳浪啼莺晓。
屏山寂寞炉烟袅。露华颗颗凝芳草。
凝芳草。海棠睡觉。依旧迎人笑。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渐渐走向尾声。轻轻地,翠色的帷幕在微风中飘扬,真是风和日丽。纱窗外的景致如同娇美的女子,柳树在晨曦中轻轻摇曳,黄莺在柳浪间啼唱。
屏山显得格外寂寞,炉烟袅袅升起,清晨的露珠颗颗凝聚在芳草之上。
芳草依旧青青,而海棠花在睡梦中,依旧向来人展现着笑颜。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幕:指青翠的帷幕,象征春天的生机。
  • 兰风:形容春风的温暖和柔和。
  • 纱窗窈窕:形容窗外的景色如同美丽的女子。
  • 柳浪: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像波浪一样。
  • 啼莺晓:黄莺在早晨啼叫。
  • 屏山寂寞:屏风旁的山显得特别孤寂。
  • 炉烟袅:指从炉灶中升起的烟雾,缥缈而细长。
  • 露华颗颗:露珠如颗颗明珠般凝聚在草上。
  • 海棠:海棠花,象征着美丽和温柔。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海棠”花,常用于古典诗词中象征着美丽与娇媚,特别是在春天的盛开中,常被用来表达对女性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淑媛(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以词作闻名。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及生活,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李淑媛的词风清丽婉约,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受到关注的时期。李淑媛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女性的柔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青春的珍惜。

诗歌鉴赏:

《秦娥点绛唇》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开篇“春渐老”,便透露出时间的流逝,春天的美好即将结束,似乎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接着,作者用“轻扬翠幕兰风好”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翠帷轻扬,微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氛围。

诗中“纱窗窈窕”、“柳浪啼莺晓”的描写,宛如一幅水墨画,展现了春日晨曦的美丽,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随着诗句的推进,屏山的“寂寞”和炉烟的“袅”字,渗透出一种孤寂的情感,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

最后,转向“海棠睡觉,依旧迎人笑”,海棠花在沉睡中依旧展现笑颜,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呈现出一种柔美而哀伤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渐老:春天正逐渐走向尾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 轻扬翠幕兰风好:轻盈的帷幕在春风中摇曳,展现出温暖的气候。
  • 纱窗窈窕:形容窗外的景致如同娇美的女子,增添了春日的妩媚。
  • 柳浪啼莺晓:柳树随风摇曳,黄莺在晨曦中歌唱,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屏山寂寞炉烟袅:屏山显得孤寂,炉烟轻轻上升,带来一丝寂静的氛围。
  • 露华颗颗凝芳草:露珠如颗颗明珠凝聚在芳草之上,渲染出春日的清新。
  • 凝芳草:强调草的芳香与春天的生机。
  • 海棠睡觉:海棠在静谧中沉睡,暗示着一种静谧的美。
  • 依旧迎人笑:尽管沉睡,海棠依旧展现笑颜,传达出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轻扬的帷幕,增添了诗意。
  • 拟人:形容海棠花“睡觉”与“迎人笑”,赋予花以生命情感。
  • 对仗:如“春渐老”与“兰风好”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与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一种温柔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希望。
  • 兰风:代表温暖、柔和的气候,传达春天的气息。
  • 海棠:美丽而娇嫩,象征着女性的柔情与生命的脆弱。
  • 露华:清晨的露珠,象征纯洁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渐老”中,作者表达的是: A. 春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春天的繁华
    D. 春天的寒冷

  2. 诗中的“兰风好”描绘的是: A. 冷风
    B. 温暖的春风
    C. 暴风
    D. 秋风

  3. “海棠睡觉”所传达的情感是: A. 悲伤
    B. 宁静与美丽
    C. 烦躁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望月怀远》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春日美景,但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与波动。
  • 温庭筠《望月怀远》: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虽同样有自然景物描写,但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淑媛诗词选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 渔父词十三首 渔父 渔父 渔父三首 其一 渔父 渔父 渔父词 其一 渔父•东坡渔父四章,鲜有和者,效颦二解 其一 渔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悠开头的成语 拿三搬四 斗字旁的字 投结尾的成语 贫子 须柢 炎焰 世开头的成语 戎役 一举三反 四海困穷 宝盖头的字 贵卿 沈腰潘鬓 乚字旁的字 轻敲缓击 黑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