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4:43
雁峰三径古,融水贰车新。
自此相从后,还成永别晨。
只今耆旧传,谁是老成人。
剩欲书遗德,心悲语不真。
雁峰的三条古老小径,融水潺潺却是新流。
自从此后我们相伴,竟成了永别的清晨。
如今的老者传说,谁又是曾经的老人?
只想记录你的德行,心中悲伤而言语不真。
诗中提到的“雁峰”与“融水”,可能隐喻着时间的变迁和对昔日友人的怀念。雁峰作为古老的地名,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而融水则象征着流逝的时光。诗中提到的“老成人”,指的是年长的人,强调了生死离别的主题。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山水诗和咏物诗而著称。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是为悼念已经去世的封州太守赵次公而作。赵次公在世时与杨万里有过深厚的交情,诗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友人的追思,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挽封州太守赵次公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杨万里巧妙地以“雁峰三径古”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融水贰车新”,则描绘了流动的水与昔日友好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添了情感的沉重。
“自此相从后,还成永别晨”一句,既揭示了生离死别的痛苦,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永恒。最后两句“只今耆旧传,谁是老成人”与“剩欲书遗德,心悲语不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想要传承友人美德的渴望,却又感到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悲痛。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复杂,使诗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死离别的感伤,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人情世态的无常与珍贵。
诗中提到的“雁峰”象征什么?
“融水贰车新”中的“融水”代表什么?
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