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14:19
挽邹彦明 作者:杨万里 〔宋代〕
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
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
自古谁无死?何人没后思?
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
在没有冰的渡口,野民不再因饥饿而砍伐树木。
桥上横着侍郎的记载,墓前立着舍人的碑文。
自古以来,谁能逃避死亡?又有谁不在死后被人怀念?
潺潺的富川水,正是我为你所作的挽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对好友邹彦明的悼念之际。邹彦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士,因其早逝,令作者感到深深的惋惜与怀念。
《挽邹彦明》是一首表达友人逝世后哀伤之情的挽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背景,表现出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开头两句“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野景象,似乎在表现生命的安宁与和谐。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逝者的怀念与对死亡的感慨。作者巧妙地用“自古谁无死”和“何人没后思”来引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实,但在其后留下的却是人们的记忆与思念。
最后一句“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更是点睛之笔,潺潺流动的水声象征着对逝者的无尽思念,仿佛在为其送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邹彦明的怀念,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追忆之情,是对生命短暂性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荒民”主要指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自古谁无死”,表达了对__的思考。
判断题: 诗中“淙淙富川水”是形容友人邹彦明的生平。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