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6:45
共步层峰下,新晴夜月初。
松高人影怯,云散鸟声虚。
倚石听泉落,迎风过竹疏。
人生如此夕,消得几踌躇。
一起在高峰下散步,刚刚晴朗的夜晚,明亮的月亮刚刚升起。
高松之下,人影显得有些畏惧,云彩散去,鸟鸣声显得空灵。
倚着石头听泉水落下的声音,迎着风走过稀疏的竹林。
人生就像这样的傍晚,能够消磨多少时间在犹豫中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明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明代僧人,精于诗词,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作品常融入哲学思考,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在明代,士人常常在闲暇之余与友人一起游览山水,交流思想。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与朋友散步时的感受,体现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晴的夜晚和高峰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时的宁静与思索。首句“共步层峰下,新晴夜月初”,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境界,夜空中的明月仿佛为他们的散步增添了光辉。接下来的“松高人影怯,云散鸟声虚”,则描绘了高松下人影的微弱与云散后鸟声的清幽,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体现出自然的浩瀚与人之渺小。
“倚石听泉落,迎风过竹疏”描绘了诗人静听泉水声、迎风走过竹林的悠闲场景,展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最后一句“人生如此夕,消得几踌躇”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感叹生命中的犹豫与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感受,反映出人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共步层峰下”中的“层峰”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河流
C. 田野
诗中“云散鸟声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静谧
C. 忧伤
“迎风过竹疏”中的“竹疏”是什么意思?
A. 稠密的竹林
B. 稀疏的竹林
C. 竹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间的人生哲理,他以自然作为背景,展现人生的宁静与哲思,展现出与释函是相似的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