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入丹霞》

时间: 2025-05-07 09:06:02

诗句

奇峰列嶂渡江来,曲涧流花古未开。

才听松声连梵呗,忽看云气隐楼台。

三关直上双行壁,四水初逢一渡杯。

过得石梁怀抱尽,此身真不到尘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02

原文展示:

奇峰列嶂渡江来,曲涧流花古未开。
才听松声连梵呗,忽看云气隐楼台。
三关直上双行壁,四水初逢一渡杯。
过得石梁怀抱尽,此身真不到尘埃。

白话文翻译:

奇特的山峰像列队的高峰渡过江河,曲折的山涧中流淌着花朵,岁月久远却未曾绽放。刚刚听见松树的声音与佛教的歌声相连,忽然看到云雾缭绕中隐现的楼台。三道关口直上双行的峭壁,四条河流初次相逢像一杯酒。经过那石梁,怀抱着一切尽情享受,此身真是无拘无束,脱离尘世的纷扰。

注释:

  • 奇峰:奇特的高山峰峦,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列嶂:成排的山峦,形容山势的雄伟。
  • 曲涧:曲折的山涧,流动的水流。
  • 连梵呗:指高山中的松声与佛教的颂歌相连,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 云气:云雾,形容氛围的神秘。
  • 三关、四水:可能指山水相交之处,象征着困难与机遇。
  • 石梁:石头搭建的桥,象征通往另一世界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今鸷,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常融入禅宗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时期,反映了作者对丹霞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丹霞山以其独特的地貌和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是诗人心灵寄托的风水宝地。

诗歌鉴赏:

《初入丹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诗中展现了丹霞山的奇特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整首诗以奇峰、曲涧、松声、云气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卷。开篇的“奇峰列嶂渡江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雄伟壮丽的世界,山峰如列阵般矗立,生动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在诗的中段,作者通过“才听松声连梵呗,忽看云气隐楼台”一语,引入了宁静与神秘的元素,使得诗人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内心也得到了洗涤与升华。松声与梵呗的结合,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声音,也传达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三关直上双行壁,四水初逢一渡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而“此身真不到尘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崇敬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令人感受到诗人清新脱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奇峰列嶂渡江来:奇特的山峰像是从江河中渡过来,既描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自然的赞叹。
  2. 曲涧流花古未开:描述了山涧中的流水和花朵,暗示着时间的久远与自然的静谧。
  3. 才听松声连梵呗:松树的声音与佛教颂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4. 忽看云气隐楼台:云雾缭绕中隐现的楼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
  5. 三关直上双行壁:直上峭壁的路径,暗示了攀登的艰辛与挑战。
  6. 四水初逢一渡杯:四条河流的交汇,象征着机遇与人生的交错。
  7. 过得石梁怀抱尽:经过石桥后,内心的怀抱与宁静得以尽情享受。
  8. 此身真不到尘埃:脱离世俗的束缚,表达了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渡江的阵列,形象生动。
  • 拟人:松声与梵呗的结合,使自然景象富有情感。
  • 对仗:如“三关直上双行壁,四水初逢一渡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反映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奇峰: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代表自然的力量。
  2. 曲涧: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3. 松声:宁静与清新的象征,传递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4. 云气:神秘与超然的象征,指向超越世俗的境界。
  5. 石梁:通往另一世界的桥梁,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机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奇峰列嶂渡江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高山
    b. 江河
    c. 奇特的山峰

  2. “才听松声连梵呗”中的“梵呗”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佛教的颂歌
    c. 诗歌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眷恋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与释今鸷的《初入丹霞》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山的崇敬与怀古情怀,而释今鸷则融合了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明代诗人研究》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豫章东湖宋谦甫黄存之酌别 赠洞霄道士 诸葛仁叟县丞极贫能保风节有权贵招之不屑其行 寄寻梅 江村晚眺二首 遇淮人问蕲黄之变哽噎泪下不能语许俊不解围 事机 海月星天之观 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 送别朱兼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光血影 千钧重负 逊衣 支字旁的字 河溓海晏 炎冥 东也不成,西也不就 瓜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杏腮桃脸 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圆情 好生之德 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鸡烂嘴巴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