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8:01
如此江山 游慈湖有怀景姜
作者:邓瑜 〔清代〕
一痕蛾岫迎人笑,鳞鳞绣漪摇碧。
水面风皴,云头雨洗,此际尘襟都涤。
蘼芜一色。猛触起幽怀,殢人追忆。
湖畔桥边,那年何处记同立。
于今重认旧迹。是同行过此,徘徊痴觅。
梦里家山,望中云树,两地离愁应积。
关河目极。只方寸柔丝,往来难隔,待寄相思。
绿波双鲤缺。
诗中描绘了慈湖的美丽景色,展现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开头提到的“蛾岫”似乎在与人欢笑,湖面波光粼粼,微风拂过,雨后云雾洗净了尘埃,此时的心境得到了彻底的洗涤。接着,诗人忆起往昔与友人在湖畔的情景,那种温馨的回忆再次浮现,令人沉醉。虽然时光流逝,曾经的足迹仍能在这里找到,然而如今却只剩下无尽的思念。最后,诗人以“绿波双鲤缺”结束,传达出离愁别绪的深切。
作者介绍:
邓瑜,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细腻,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览慈湖时,诗人通过湖光山色引发对往昔的追忆,表达对旧友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邓瑜的《如此江山 游慈湖有怀景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结合。诗中的“蛾岫”、“鳞鳞绣漪”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在此情此景中,心中涌起了对往昔的追忆,尤其是与友人在湖畔的美好时光。诗中反复提到的“重认旧迹”“徘徊痴觅”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结尾的“绿波双鲤缺”不仅是对美好愿景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厚而复杂的情感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鳞鳞绣漪”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湖面的波光
B. 山的轮廓
C. 天空的云彩
诗中“猛触起幽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追忆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邓瑜的《如此江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邓瑜更加强调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