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38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
作者: 柳永 〔宋代〕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
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
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渐渐感到芳草郊野变得明媚,昨夜的甘霖洒下,洗净了尘埃。
满眼是浅桃和深杏的花朵,露水沾染了春风的裁剪。
银色的水塘静静地展现着鱼鳞般的波纹,烟雾缭绕的山岫像青龟甲一样展开。
雷声轰鸣,仿佛在云中鼓吹,游览了蓬莱的美景。
徘徊在这里,前后集聚了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雅俗皆兴,刚下车便在春台上成了宴会。
那东山的妓女雍容华贵,真让人忍俊不禁,傲视北海的酒杯。
且随我追陪,回到凤池,何必再重来?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词中用“渐觉芳郊明媚”开篇,便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中,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作者描绘了“夜来膏雨”的细腻场景,强调了雨水的滋润与新生的美好。丰富的意象,如“满目浅桃深杏”、“银塘静鱼鳞”,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春天。
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词中也融入了人文气息,提到“雅俗熙熙”,表现了社会的繁华与热闹。宴会的场景描绘得极为生动,三千珠履与十二金钗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社会的繁华,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敏感与热爱。
最后,作者以“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作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留恋。整体而言,这首词以婉约的风格,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春日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银塘”象征什么?
“满目浅桃深杏”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景象?
柳永的词风主要属于哪一风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