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1:10
原文展示:
清平乐·天孙自织 陈德武 〔宋代〕
天孙自织。经纬天南北。明月楼台高百尺。玉手昔曾亲摘。种榆人去何年。乘槎偶认张骞。报道秋期近也,好将巧思相传。
白话文翻译:
天孙自己织布,经纬线横跨天空的南北。明月照耀下的楼台高达百尺。玉手曾经亲自采摘。种榆树的人离开已经很多年了。偶然乘坐木筏认出了张骞。报道说秋天即将到来,希望巧妙的心思能够传承下去。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传说故事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织女和张骞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巧思和技艺传承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织女和张骞的传说为背景,通过描绘天孙自织的场景和种榆人离去的岁月,表达了诗人对技艺传承的深切期望。诗中“明月楼台高百尺”一句,以高耸的楼台象征技艺的高超,而“玉手昔曾亲摘”则强调了技艺的亲自传承。最后两句“报道秋期近也,好将巧思相传”,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技艺传承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技艺传承的渴望和尊重,通过织女和张骞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天孙”指的是什么? A. 织女星 B. 牛郎 C. 张骞 D. 种榆人
诗中的“乘槎偶认张骞”涉及哪个传说? A. 牛郎织女 B. 张骞出使西域 C. 种榆人 D. 玉手亲摘
诗中哪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技艺传承的渴望? A. 明月楼台高百尺 B. 玉手昔曾亲摘 C. 种榆人去何年 D. 报道秋期近也,好将巧思相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