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5-01 03:38:59

诗句

月落桐梢杜宇啼。

云埋芳树鹧鸪飞。

夜阑分作送春诗。

山上安山经几载,口中添口又何时。

相思一曲诉伊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59

原文展示:

浣溪沙 陈德武 〔宋代〕

月落桐梢杜宇啼。 云埋芳树鹧鸪飞。 夜阑分作送春诗。 山上安山经几载, 口中添口又何时。 相思一曲诉伊谁。

白话文翻译:

月亮落下,桐树梢头,杜鹃在啼叫。 云雾笼罩着芳香的树木,鹧鸪在飞翔。 夜深了,我写下这首送春的诗。 山上的安定经历了多少年, 口中的话语又要增添多少次。 相思之情,我该向谁倾诉这一曲。

注释:

  • 杜宇:即杜鹃鸟,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离别的哀愁。
  • 鹧鸪:一种鸟,常在诗词中象征着乡愁或离别的情感。
  • 夜阑:夜深时分。
  • 山上安山:可能指山中的隐居生活,暗示诗人长期的隐居或安定生活。
  • 口中添口:比喻言语的增加,可能指诗人内心的思绪或话语的累积。

诗词背景:

陈德武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尤其擅长通过描绘季节变化来抒发内心的感慨。这首《浣溪沙》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落、杜鹃啼、云埋芳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元素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孤独和相思。诗中的“山上安山”和“口中添口”反映了诗人长期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思绪的累积,而“相思一曲诉伊谁”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1. 月落桐梢杜宇啼:这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落下,桐树梢头,杜鹃的啼声增添了哀愁的氛围。
  2. 云埋芳树鹧鸪飞:云雾笼罩着芳香的树木,鹧鸪的飞翔象征着春天的离去。
  3. 夜阑分作送春诗:夜深了,诗人写下这首送春的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
  4. 山上安山经几载:这句可能指诗人长期的隐居生活,经历了许多年。
  5. 口中添口又何时:比喻诗人内心的思绪或话语的累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6. 相思一曲诉伊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但不知向谁倾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落桐梢”比喻夜晚的静谧,“云埋芳树”比喻春天的朦胧。
  • 拟人:如“杜宇啼”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山上安山”与“口中添口”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结束的哀愁和对隐居生活的反思,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 月落:象征夜晚的静谧和时光的流逝。
  • 杜宇啼: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离别的哀愁。
  • 云埋芳树:象征春天的朦胧和时光的流逝。
  • 鹧鸪飞:象征春天的离去和乡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杜宇啼”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到来 D. 秋天的离去

  2. “山上安山”可能指什么? A. 山中的旅行 B. 山中的隐居生活 C. 山中的战斗 D. 山中的探险

  3. “相思一曲诉伊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惊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德武的《浣溪沙》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但陈德武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梦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德武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歌十八首 其五 子夜歌十八首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 子夜歌 子夜歌·夜长不得眠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于中好 题龚节孙种橘图 于中好 题王碧山《花外集》 于中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款节 额征 白字旁的字 包含部的词语有哪些 渊渟岳立 回春妙手 患生所忽 片字旁的字 山峁 阿谀 齿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平分秋色 泛滥博文 疋字旁的字 荐贤不荐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