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2:32
留不得。满目凄凉行色。黑水白山何处极。为君心恻恻。相望一村犹隔。忍说天南地北。门外垂杨春自碧。明朝愁与折。
无法留住你,眼前一片凄凉,行色匆匆。黑水与白山在何处尽头?为了你,我心中无比忧伤。即使相望于同一个村庄,却依然隔着千山万水。忍心说起南天北地的遥远,门外垂杨在春日中依然碧绿。明天的愁苦又该如何面对呢?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天南地北”常用以形容相距遥远,表达思念之情。诗中的“垂杨”则常象征柔情,常见于古诗中描写春天的景象。
傅熊湘,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敏感。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离别的场合写成,情感深切,体现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与无奈。
《谒金门 怀黄梦蘧》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开头“留不得”便传达出一种迫切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无法留住的时光与人。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了满目凄凉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孤独的感觉。特别是“黑水白山何处极”,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灵的迷茫与无助。
“为君心恻恻”是全诗的情感核心,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此处达到了高潮。尽管“相望一村犹隔”,但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让人感到无比遥远,尤其是在提及“天南地北”的时候,无尽的愁苦充斥着心头。最后一句“明朝愁与折”则以一种无奈的方式结束,表达了对未来仍将面临的忧愁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思念与离别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现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忧伤。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切的共鸣。
《谒金门 怀黄梦蘧》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黑水白山”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