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4:50
得归
作者: 刘克庄
叔夜形骸已不堪,
安能扶曳事朝参。
添千茎雪希临镜,
省一条冰细署衔。
续补亡诗存古意,
广崇有论矫清谈。
暮年坚壁惟东涧,
老子方渠未免惭。
这首诗写了诗人对自身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叔夜(指叔夜的诗人)年纪已大,身体无法再承担朝廷的事务;即使增加千茎白雪的诗句,也只是为了照镜子而已;即使补充失传的古诗,也只是为了保留古代的风韵;在暮年时只愿坚守东涧,作为一个老者却难免感到惭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德明,号又古,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和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古典文化的追寻。
创作背景: 《得归》写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的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表露出他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衰老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索。开篇即以“叔夜形骸已不堪”引入,直接点出诗人自身的年老和身体的羸弱,体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安能扶曳事朝参”表达了自己无法再参与朝廷事务的失落感,暗示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思考。
“添千茎雪希临镜”一语,展现出尽管年老,但仍希望通过诗歌来追求美与真,体现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而“续补亡诗存古意”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与珍视,表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暮年坚壁惟东涧,老子方渠未免惭”,则是诗人对自我归属的思考,东涧象征隐逸与归宿,而“未免惭”更是对自身处境的自省与反思,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内省和对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雪与冰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当下孤独的反思,而东涧则象征着一种归隐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叔夜”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人希望通过“续补亡诗”来实现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得归》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对酒的热爱,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刘克庄则更为内敛,关注于对衰老与古文化的思索,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