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敖器之宅子落成》

时间: 2025-04-25 22:17:28

诗句

臞翁卜筑向东皋,小憩江湖半世劳。

绕屋树阴供杖屦,登楼山色发诗骚。

客来贺厦杯行阔,市写抛梁纸价高。

白虎渐台何处在,不如茅舍尚坚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7:28

原文展示

敖器之宅子落成
臞翁卜筑向东皋,小憩江湖半世劳。
绕屋树阴供杖屦,登楼山色发诗骚。
客来贺厦杯行阔,市写抛梁纸价高。
白虎渐台何处在,不如茅舍尚坚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瘦弱的老翁,他选择在东边的山坡上建造房子,经过半生的辛劳,终于可以在江湖边小憩。房子周围绿树成荫,正好为他提供休息的地方;他登上楼阁,远眺山色,激发了他的诗情。朋友们前来祝贺,酒杯相继,气氛热烈;在市场上,纸张的价格却越来越高。白虎渐台(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到底在哪里呢?比起那座白虎台,倒不如这间茅草屋更为坚固可靠。

注释

  1. 臞翁:瘦弱的老人,指诗人自己。
  2.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3. 东皋:东边的山坡。
  4. 杖屦:手杖和鞋子,象征行走的工具。
  5. 发诗骚:激发诗情。
  6. 贺厦:祝贺新房。
  7. 抛梁纸:抛弃的纸张,象征市场物价上涨。
  8. 白虎渐台:传说中的白虎神兽所在的台,象征不确定性和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诗人、词人。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常寄托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在经历了世事的沧桑后,选择在江湖边建立自己的小屋,追求一种安静而理想的生活状态。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物质繁华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敖器之宅子落成》是一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作。开篇通过“臞翁卜筑向东皋”描绘了诗人选择建宅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理想栖息地的向往。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经历了半世的劳苦,最终在江湖边找到了一处可以小憩的住所,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宁静。

在“绕屋树阴供杖屦,登楼山色发诗骚”两句中,诗人用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好,树荫和山色不仅为他提供了身体的庇护,也激发了心灵的愉悦。接下来的“客来贺厦杯行阔,市写抛梁纸价高”,则展现了朋友间的温暖与欢乐,虽然生活中物价高涨,带来了一丝忧虑,却也无法遮掩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最后两句“白虎渐台何处在,不如茅舍尚坚牢”,表达了诗人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白虎台代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理想,而茅草屋则象征着坚实的生活基础,诗人在对比中选择了后者,体现了他对实际生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臞翁卜筑向东皋:瘦弱的老翁选择在东坡上建房,隐喻着诗人对生活的选择。
  2. 小憩江湖半世劳:经过半生的辛劳,终于可以在江湖边小憩,表达了一种归属感。
  3. 绕屋树阴供杖屦:绿树成荫,提供了休息的空间,体现了自然的亲切。
  4. 登楼山色发诗骚:登上楼阁,远眺山色,诗人感受到了无限的诗情。
  5. 客来贺厦杯行阔:朋友们祝贺新房,气氛热烈,表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6. 市写抛梁纸价高:市场上纸张的价格上涨,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压力。
  7. 白虎渐台何处在:白虎台的虚幻,象征了对不确定性的思考。
  8. 不如茅舍尚坚牢:强调茅草屋的坚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1. 比喻:白虎渐台象征着理想和虚幻,茅屋则象征着现实的安定。
  2.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3. 意象:树阴、山色、茅舍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树阴:象征着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2. 山色: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灵感。
  3. 茅舍:象征着朴素而坚固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臞翁”指的是谁?

    • A. 瘦弱的老人
    • B. 年轻的小孩
    • C. 强壮的汉子
  2. 诗人选择在什么地方建房?

    • A. 山顶
    • B. 江湖边
    • C. 市中心
  3. 白虎渐台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虚幻
    • B. 现实生活
    • C. 荒唐的梦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山水之美,体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与刘克庄的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则更加强调现实生活的坚固与稳定。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和生活态度上却各有千秋。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其三 茄花 念奴娇 念奴娇 端阳后二日箨庵招饮 念奴娇 次其年韵,戏柬西樵司勋 念奴娇十一首 其十 念奴娇•四叠前韵 念奴娇 念奴娇 友人见示江南春图兼寄金陵怀古之什感事因题 念奴娇 延令季苍苇席上送周子俶计偕京师 念奴娇 乘月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依阿取容 旡字旁的字 包含惨的词语有哪些 岁月如流 物情离怨 廾字旁的字 四海飘零 断断休休 包含牵的成语 命戒 荆州 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讥訾 灶栏 人字头的字 侜张为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