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1: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1:35:58
九日
——郑思肖
眼见今朝菊又黄,
双扉渍泪唁凄凉。
峥嵘岁月精神发,
磅礴乾坤意气狂。
新雁来时芳草死,
归鸿尽处暮云长。
后年箭主当回跸,
始信山河再属唐。
今天看到菊花已经变黄,
双扇门上沾满了泪水,哀悼着凄凉。
在峥嵘岁月中精神焕发,
在磅礴的天地间意气风发。
新来的大雁时芳草已死,
归来的鸿雁尽处已是暮云长。
后年箭主应该会再次回到这里,
才始信山河将再次属于大唐。
“九日”指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诗中提到的“山河再属唐”,可能暗示对唐朝辉煌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期待。
郑思肖,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作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风格多变,情感深沉。
《九日》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国家兴衰的感慨,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往日的追忆。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眼见今朝菊又黄”,展现了时光的流逝,菊花象征着长寿却也隐含着凋零的无奈,诗人透过这一景象流露出内心的凄凉与伤感。接着“峥嵘岁月精神发”,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壮烈岁月的怀念,尽管经历了许多磨难,但精神依旧昂扬。随后提到的新雁与归鸿,既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故乡和往昔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中“后年箭主当回跸,始信山河再属唐”,则传达出对未来的期望,期待国家能够再现辉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大唐再兴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悲壮又不失希望的情感。
逐句解析: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情感深邃且丰富。
诗中提到的“菊”象征什么?
A. 短暂的生命
B. 长寿和坚韧
C. 凋零的忧伤
答案:B
“后年箭主当回跸”中的“箭主”指的是?
A. 诗人
B. 将领或统治者
C. 农民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新雁”象征着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遗憾
C. 生命的无常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