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7:09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李贽 〔明代〕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
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
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
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世道自古以来就不可能让人孤独,百年间的沧桑其实都是我们这些人的经历。正值重阳节,花开时节,想必是应该喝酒欢庆的;朋友到来,聊起心中的烦恼,心情也会变得舒畅。老松树上,黄昏时分,鸟儿在枝头鸣叫;西风徐徐,夕阳西下,落在庭院中的梧桐树上。坐在黄金台上,思念着远方的朋友,期待中郎尽快前来。
作者介绍:李贽(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提倡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主张“心学”。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反映了李贽在节日中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李贽对人生的哲思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即指出“世道由来未可孤”,强调人生的孤独感并不是个体的体验,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共同感受。此句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展现出一种悲凉而又豁达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庆祝活动,赋予了诗歌一种欢愉的气氛。“时逢重九花应醉”,不仅是对节日的庆祝,也是对生活的热爱。李贽在这里使用了“醉”这一意象,暗示着对生活的陶醉和对友谊的渴望。
在描绘景色时,诗中提到“老桧深枝喧暮鹊”,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西风、落日等意象充满了诗意,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惆怅,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当“黄金台上思千里”为结尾时,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情感。整首诗在欢快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展现了李贽独特的诗歌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契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生活困扰下的一种内心的解脱与慰藉。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李贽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有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世道由来未可孤”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感
b) 快乐感
c) 自豪感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的是谁?
a) 诗人的弟弟
b) 朋友袁中郎
c) 一位陌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