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时间: 2025-04-30 21:08:12

诗句

恶复凶终事久知,岂知圣断不逾时。

小儒未叹周南滞,但喜逢人敢说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8:12

原文展示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恶复凶终事久知,岂知圣断不逾时。
小儒未叹周南滞,但喜逢人敢说诗。

白话文翻译

恶行与凶事的根源早已为人所知,岂能不知圣明的裁决不会迟到呢?
小儒并未因周南的滞留而感叹,但却很高兴地遇到能够大胆说出诗句的人。

注释

  • :邪恶的事情,指不良行为。
  • :坏事,凶险的事件。
  • :圣明的君主或上天,指代理智与公正。
  • 小儒:指知识不多的书生,可能自谦其才。
  • 周南:古代《诗经》中的一部分,内容多为抒情,代表儒家文化的传统。

典故解析

“周南”出自《诗经》,该部分诗歌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绘。在历史上,周南代表着和谐与美好,但在这里却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滞碍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官宦家庭,喜爱文学,尤其擅长诗词创作。其诗风清新高雅,常以时事为题,表达对社会的关切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君主明断的寄托。诗中表达了对不良风气的反思与对诗歌文化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小诗通过对比与反问的手法,清晰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开篇用“恶复凶终”引出对不良行为的指责,顺势提出对于明君裁决的期待,显示出对社会正义的渴望与信任。整首诗虽短小,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同时,诗中通过“小儒”的角色,反映出在压抑的环境中,仍有人敢于发声,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赋予了诗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恶复凶终事久知:恶行与凶事的根源早已为众人所知,反映出社会的普遍认知。
  2. 岂知圣断不逾时:质疑人们是否意识到明主的裁决不会迟到,表现出对公正的期待。
  3. 小儒未叹周南滞:小儒并未因为周南的滞留而感到悲叹,反映出对文化传承的轻视。
  4. 但喜逢人敢说诗:却很高兴能够遇到敢于表达的人,展现出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小儒”的悲怆与遇见诗人的欢喜,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反问:使用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希望,体现出诗人在动荡时代对真理与美好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社会的不公与腐败。
  • 小儒:代表了普通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希望。
  • 周南: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美好与现实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周南”是指: A. 一个历史人物
    B. 古代《诗经》中的一部分
    C. 一种社会现象

  2. 诗中“小儒”一词的含义是: A. 大学者
    B. 知识不多的书生
    C. 诗人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韩元吉的诗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杜甫以悲悯的情怀抒发对家国的思念,而韩元吉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的表达。这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情感与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一 中秋前同二使者赏月 满江红·踏遍江南 满江红 舟次邂逅程村,为尤展成寄同曹顾庵、宋既庭倡和词一卷,依韵和之 满江红 题安苍崖行乐图 满江红 满江红 其六 十月五日左昆之建破桥之功 满江红 游颐和园 满江红 满江红 卓人见过小酌。用前韵 满江红 看侯永奎演《打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字旁的字 包含懊的词语有哪些 九牛二虎之力 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棘垣 绝子绝孙 东敲西逼 视人如子 克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阳解阴毒 信凭 息阴 日锻月炼 首字旁的字 自饰 包含樯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