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5:55
竹篦付了复何为,
佛祖当头劈面挥。
尺水便能翻逆浪,
侭教人荐截流机。
这根竹篦子付出去了到底有什么用呢?
佛祖在面前直接挥动。
即使尺水也能翻起逆流的波涛,
任凭人们推荐截流的机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佛祖”是佛教的中心人物,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反思和质疑。尺水翻浪的意象可能来源于古代对水的理解,水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变化与力量。
作者介绍:
释慧性是宋代的一位僧人,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常融入佛教思想,表达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对佛教哲学反思的时期,诗人可能在思考如何将佛教教义与现实生活结合,探索信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诗中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质疑,以及对人类努力和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竹篦的象征性使用,探讨了佛教教义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对立与协调。诗的开头通过“竹篦付了复何为”一语,开门见山地引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对于信仰和教义的实践,个人的努力到底有何意义。这种质疑与思考,引发了深层的反思。
接下来的句子中,佛祖的“当头劈面挥”则体现了佛教的直接性和启示性,暗示着信仰的力量与直接的教导。这种用法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肯定,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宗教信仰时的无力感。
“尺水便能翻逆浪”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比喻,尺水虽小,但也能翻起逆流的浪潮,表明即使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够对抗强大的自然法则或命运。这一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中逆境的理解与接受。
最后一句“侭教人荐截流机”则表明了人们即使有心去抗争与改变,但往往面临的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体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内涵却深邃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信仰与人类努力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信仰的意义与个人努力的关系,表现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中逆境的接受与挑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竹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佛教的教义
B. 个人的努力
C. 自然的力量
D. 以上都有
“尺水便能翻逆浪”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小事物也能产生大影响
B. 水的力量无穷无尽
C. 生活很艰难
D. 以上都不是
诗中提到的“荐截流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的努力
B. 人的无奈
C. 人的智慧
D. 人的信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此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两者都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登鹳雀楼》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而《付净彻首座竹篦》则更倾向于对人生和信仰的深刻反思与质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