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00
原文展示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
邵雍 〔宋代〕
一百年来号太平,当初仍患不丁宁。
京都尚有汉唐气,宫阙犹虚霸王形。
烟外乱峰才隐约,霜馀红树半凋零。
樽中有酒难成醉,旋被西风吹又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百年来号称太平,当初仍有不安宁之患。
京都尚存汉唐的气韵,宫阙却缺少霸王的雄姿。
烟雾外的群山隐约可见,霜后的红叶半已凋零。
杯中有酒难以成醉,旋即被西风吹醒。
注释
字词注释:
- 丁宁:叮咛,嘱咐,此处引申为安宁。
- 汉唐气:指汉唐时期的繁荣气象。
- 霸王形:指霸王的雄伟形象。
- 旋:不久,立刻。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来表达诗人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秋日登高时所作,通过对京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京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首句“一百年来号太平”,直接点出了时代的太平,但紧接着的“当初仍患不丁宁”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太平的怀疑和不安。中间两句通过对京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缺失。最后两句则通过酒与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清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邵雍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百年来号太平”:直接点出时代的太平,但太平之下仍有隐忧。
- “当初仍患不丁宁”:指出太平之下仍有不安宁的因素。
- “京都尚有汉唐气”:描绘京都的历史厚重感。
- “宫阙犹虚霸王形”:指出宫阙缺少霸王的雄伟形象,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 “烟外乱峰才隐约”:描绘远山的朦胧美。
- “霜馀红树半凋零”:描绘秋日红叶的凋零,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 “樽中有酒难成醉”: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清醒。
- “旋被西风吹又醒”:通过风的意象,强化了清醒的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京都尚有汉唐气,宫阙犹虚霸王形”。
- 比喻:如“烟外乱峰才隐约”中的“隐约”比喻远山的朦胧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京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外乱峰:描绘远山的朦胧美。
- 霜馀红树:描绘秋日红叶的凋零,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 樽中有酒: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清醒。
- 西风:强化了清醒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丁宁”一词的含义是:
A. 叮咛 B. 安宁 C. 叮嘱 D. 安静
- 诗中提到的“汉唐气”指的是:
A. 汉唐时期的繁荣气象 B. 汉唐时期的战争气息 C. 汉唐时期的文学气息 D. 汉唐时期的政治气息
- 诗中的“霸王形”指的是:
A. 霸王的雄伟形象 B. 霸王的军事形象 C. 霸王的政治形象 D. 霸王的文学形象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登高所见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邵雍《秋日登崇德阁二首》:两者都通过对登高所见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而邵雍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全部诗作,对其诗歌进行了全面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