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51
题招隐寺
作者: 王琪 〔宋代〕
苍崖何蟠回,尝为隐君宅。
孰谓人琴亡,松风正萧瑟。
花闲雪英舞,鹿去岩泉冽。
经声草堂迥,天香中夜发。
月落山气深,清猿啸亦绝。
如何人外迹,轻为世纲别。
苍翠的山崖为何蜿蜒盘旋,曾经是隐士的居所。
谁说人和琴已经失去,松风依然在萧瑟作响。
花儿悠闲,雪花与英子在轻舞,
鹿儿远去,山岩泉水清冽。
经文的声响在草堂中回荡,夜里天香四溢。
月亮落下,山间气息愈加深邃,清猿的啸声也渐渐绝了。
问这样的隐士生活,何必轻易与世俗分离呢?
作者介绍:王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描绘的是招隐寺的宁静与幽美,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自然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题招隐寺》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描绘的苍崖、松风、花舞、鹿去等意象,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王琪通过“如何人外迹,轻为世纲别”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隐士生活的思考,质疑了人们对于世俗名利的执着。整首诗构图严谨,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尤其是“经声草堂迥,天香中夜发”,通过声音和气味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静谧的天地之中。王琪的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营造了一种清幽、闲适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倡导一种清幽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苍崖何蟠回”中的“苍崖”指的是什么?
“如何人外迹,轻为世纲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松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